人民币厉害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人民币的交易额达到了每天8000多亿,占全

芸霄记史 2025-11-08 17:52:15

人民币厉害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人民币的交易额达到了每天8000多亿,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是8.5%了。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SWIFT公布的另一组数据——不到4%。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并非技术误差,而是统计体系的区别。   SWIFT本质上是全球银行之间传递支付信息的网络,它只记录从自己系统中走出的交易,而中国境内庞大的人民币流通,以及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完成的结算,根本不在它的统计范围里。   这意味着,SWIFT低估的,不只是人民币的交易量,更是世界金融秩序正在发生的变化。   几年前,美国曾公开释放过要将中国排除在SWIFT之外的信号,过去,伊朗就因为被剔除出SWIFT系统,国际结算一度陷入瘫痪,正是这种威胁,让中国意识到金融主权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被人“卡脖子”,中国着手打造自己的跨境支付渠道,也就是CIPS,这个系统从最初的探索阶段,一步步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跨境支付清算平台,它不是停留在概念上的计划,而是运行在真实交易之中的主力通道。   数据显示,2024年一年,CIPS处理了175万亿元的跨境支付,比上一年增长了40%以上,它连接着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家银行,其中一半以上是海外机构。   通过它,人民币的结算网络已经覆盖185个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几乎都能通过CIPS完成资金清算,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做国际生意时,不再非得绕过美元那一道关口。   CIPS的存在已经在实际生意中发挥作用,比如能源交易,以前中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都得用美元结算,如今不少交易直接用人民币完成,上海油气交易中心的天然气业务、深圳前海的大豆现货交易,资金通过CIPS转账,既快又稳。   这些年,中俄贸易变化也很明显,以前靠美元为主,现在人民币结算比例持续上升,俄罗斯出售石油、天然气可以收人民币,资金无需经过SWIFT,美国想干预都够不到,中东的一些产油国也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不是简单的货币选择,而是一种金融风险的平衡。   除了贸易,CIPS在金融投资市场的影响同样在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通过CIPS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和理财产品的投资,“债券通”和“跨境理财通”等业务,都离不开它提供的结算支持。   2023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市场的份额已达5.8%,排名世界第二,这意味着人民币不再只是贸易货币,而是逐渐成为投资和储备货币。   再看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就更能理解人民币的真实实力,BIS的统计覆盖全球主要外汇交易商,不论交易通过哪个渠道,只要涉及人民币都算在内。   它公布的8.5%的占比,相比2022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人民币和英镑的份额差距,从过去的近6个百分点缩小到不到2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说明,人民币正在快速进入国际主流货币行列,相比之下,SWIFT的数据反而显得越来越落后,代表的是旧时代的统计方式。   世界金融格局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正在从单一体系走向多极竞争,人民币在这一进程中已经不再只是被动参与者,而是新的中心之一。这一切,既是中国的主动作为,也是世界对公平交易和金融独立的共同追求。

0 阅读:0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