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交权给郑丽文,提前离场!没想到现场没有人来捧场,看来大家都知道“烂泥扶不上

湖锦行 2025-11-08 15:59:21

朱立伦交权给郑丽文,提前离场!没想到现场没有人来捧场,看来大家都知道“烂泥扶不上墙”!韩国瑜特意出来握手致意,还说“辛苦啦”!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国民党主席交接仪式上,朱立伦交权给郑丽文后提前离场,现场冷清得格外显眼。这本该是党内凝聚共识的重要场合,却鲜有重量级大佬捧场,唯有韩国瑜上前握手致意,这场面恰是国民党当下处境的真实写照。 先来看看交接现场的冷清。4个直辖市的县市首长中,仅台北市长蒋万安到场,新北市长侯友宜以"行程冲突"缺席,连曾被视作热门人选的郝龙斌未在受邀名单,赵少康获邀却明确拒绝参会。 这些党内核心力量的缺席,无声传递着对朱立伦任内表现的态度,也暴露了党内派系的疏离。 朱立伦执掌国民党四年,未能兑现"团结"的承诺。在任时,党员数量持续流失,有效党员数减少近4万,"吸引新党员回流"沦为空谈,党员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不满。 2024年选举未能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目标,党主席选举投票率不足四成。 郑丽文以微弱优势险胜,而她非传统建制派出身、有过民进党背景的身份,恰恰反映出党员对朱立伦代表的旧路线彻底失望,渴望党内变革。 再来看看,朱立伦任内的多次内耗,更让国民党元气大伤。为特定人选铺路的"全员总辞"操作,曾导致地方党部陷入瘫痪,最终却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反而加剧了派系矛盾。 在两岸议题上,模糊的立场让 party 既难以凝聚核心支持者,也无法争取中间民意,陷入"两边不讨好"的尴尬。 朱立伦在台上反复强调"团结",台下却响应寥寥,这份落寞正是四年施政的直接反馈。 与朱立伦的卸任冷遇形成对比的是,郑丽文当选后有869名党员主动加入,基层愿意给这位"非典型"候选人一个机会。 然而她接手的绝非易事:21.2亿新台币的负债、211人离职后的人事空缺、派系林立的内部格局,以及县市选举前的"蓝白合"推进压力,每一项都是棘手的挑战。 于是,韩国瑜的握手致意,成了现场仅有的温情。这份举动源于旧情,当年韩国瑜赋闲时,朱立伦曾将他列入不分区"立委"首位,助其重返政坛。 然而这份例外,更反衬出朱立伦在党内的孤立,那些他曾共事或提拔的伙伴,大多选择冷眼旁观,凸显党内人心涣散的困境。 国民党如今的局面,核心症结在于缺乏明确方向与团结共识。朱立伦任内的模糊路线、频繁内耗,让 party 逐渐失去民心。 郑丽文的胜出,是党内求变的信号,但要盘活这个"烂摊子",还需破解派系隔阂、明确发展方向,真正凝聚起党内力量。 而权力交接的冷遇,对国民党而言既是警示也是契机。唯有摒弃内耗、找准定位、凝聚共识,才能摆脱当前困境。 郑丽文接手的不仅是一份职务,更是党内改变的期待,而这份期待能否落地,关键在于能否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让国民党重新焕发活力。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243

猜你喜欢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