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指出,两岸和平已非自然状态,国民党必须走

赵财苗 2025-11-08 14:54:41

2025年11月7日,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指出,两岸和平已非自然状态,国民党必须走“和陆兴台”路线,以“反对‘台独’可以避战、九二共识可以谋和”为原则,透过制度化对话争取台湾的安全与发展。他认为两岸共议才符合台湾利益,既能维持和平,也能保存台湾的主体性。 张荣恭谈到,“九二共识”的精神是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在此基础上推动交流、务实协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之有效。“同”即在于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不可能离开这一原则处理两岸关系。坚持“九二共识”才能推动两岸谋和,“这对台湾而言是有尊严的和平路线”。 此外,张荣恭还强调,两岸和平的根本在于“坚持一中”,这是避免战争的唯一途径,也符合“宪法”内涵。他指出,台湾人是中国人,两岸同为炎黄子孙,“中国人”不是看证件,而是认老祖宗,文化血脉是两岸最坚固的纽带。 郑丽文指出,推动两岸和平是国民党不可推卸的责任,国民党将沿正确方向勇敢、坚定前行,不让台湾沦为“麻烦制造者”和地缘政治的“牺牲品”,而要成为和平缔造者。 我要说的是和平的前提是统一,没有统一就没有和平,不谈统一只谈和平就是缘木求鱼! 张荣恭的表态里,终于看到了国民党对两岸关系本质的清醒认知,但“两岸共议”的表述仍透着一丝模糊。和平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妥协,更不是悬在空中的幻想,它必须扎根在国家统一的土壤里才能枝繁叶茂。没有统一作为根基,所谓的“和平”不过是镜花水月,今天能靠对话换来喘息,明天就可能因外部势力插手而分崩离析。 “九二共识”的核心从来不是模糊的“求同存异”,而是明确的“一个中国”——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的口头共识早已界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张荣恭强调“坚持一中是避免战争的唯一途径”,这话戳中了要害,却没说透后续:一中原则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国家完全统一。台湾光复纪念日被写入法律,正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铁证,提醒两岸同胞,分裂从来不是台湾的选项。 看看当下的台海局势就知道,“不谈统一只谈和平”有多不切实际。赖清德当局的“台独”路线虽因民怨受挫,但并未收敛,美国在台海的博弈仍在继续,试图把台湾打造成地缘政治的棋子。这些年,民进党操弄“抗中保台”,把台湾经济绑在美国战车上,结果换来了能源短缺、产业空心化,这就是背离统一、空谈“和平”的代价。台湾民众渴望务实发展、改善民生,而这一切的前提,正是通过统一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民党提出“和陆兴台”,方向值得肯定,但不能走偏了路。前副主席郝龙斌曾提出“和中不舔”的错误说法,本质上还是没摆脱“拒统”的隐性思维,这种模糊表态只会让两岸关系陷入更多不确定性。真正的“和陆兴台”,应该是在统一框架下的互利共赢——大陆的市场、技术、资源,能为台湾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台湾的产业优势,也能丰富大陆的发展生态,这才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福祉。 张荣恭说“台湾人是中国人,认老祖宗”,这话说到了两岸同胞的心坎里。从闽南语的乡音到妈祖的信仰,从清明的祭祖到中秋的赏月,文化血脉早已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这种羁绊不是任何势力能割裂的。但文化认同终究要落到政治认同上,认老祖宗,就要认祖宗留下的完整疆土;念同胞情,就要为同胞的共同未来负责。统一不是剥夺台湾的“主体性”,而是让台湾在国家大家庭里获得更有尊严、更安全的发展地位,不再受外部势力的胁迫和压榨。 两岸和平的主动权,从来不在外部势力手里,而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国民党要走“和陆兴台”路线,就该拿出彻底的决心,摒弃“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的暧昧,把“反独促统”作为明确目标。台湾民众渴望和平,更渴望稳定的发展,而这一切只有在统一后才能真正实现。 别再做“缘木求鱼”的傻事了,统一是和平的前提,更是两岸共同的出路。只有坚定地朝着统一方向迈进,才能让两岸同胞共享太平,让台湾的未来真正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这才是对炎黄子孙的最好交代。

0 阅读:0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