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也不回中国!”谁能想到,说出这句话的人,竟然是高考状元,清华学霸何碧玉!对此现状,郑强教授痛心疾首:“爱国,是一个人的底线!”振聋发聩! 当一个顶着 “高考状元”“清华学霸” 双重光环的人,说出宁愿在异国他乡住下水道、翻垃圾也不回国的话,任谁都会感到错愕。 这个引发热议的人物,正是当年以 750 分满分拿下河南高考理科状元的何碧玉,那个 14 岁就考入清华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天才少女。 1996 年,10 岁的何碧玉凭借超常的智力水平,顺利考入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和其他 30 多名智力超群的同学一起,用四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六年的课程。 2000 年高考,14 岁的她以满分成绩成为全国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录取,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 “神童”。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天赋异禀的女孩毕业后会留在国内,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可没想到,她在清华毕业后选择了出国留学,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何碧玉顺利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之后便一直定居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再也没有回来的打算。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传闻称她在面对是否回国的提问时,说出了 “我宁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也不回中国!” 这样的言论。她长期定居美国、为美国科研事业效力的事实,确实让不少国人感到心寒。 要知道,何碧玉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作为超常教育体系的受益者,她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清华更是为她提供了通往顶尖科研领域的平台。 而同期和她一样的很多学霸,毕业后都选择了回国发展。比如同样是清华毕业的科学家施一公,放弃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回到清华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 还有 “嫦娥五号” 总设计师杨孟飞,也是清华毕业生,始终坚守在航天科研一线,为国家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模样。在科研领域,我国的航天、高铁、5G、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科研环境不断优化,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拿生物科学领域来说,我国现在有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科研设备不比美国差,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完全有能力承载顶尖科研人才的梦想。 而且国内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安良好,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郑强教授在谈及这类现象时,痛心疾首地强调 “爱国,是一个人的底线”,这句话振聋发聩。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情怀,是对培养自己的土地的感恩。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回国,但作为享受过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人才,至少应该对自己的祖国抱有敬畏之心。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意识到,回国发展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还能为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这才是新时代人才应有的担当。 何碧玉的选择虽然让人遗憾,但也让我们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更多心怀家国的人。 那么,你认为顶尖人才毕业后应该选择回国发展还是留在国外?对于何碧玉的选择,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