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

龙宵 2025-11-08 12:20:09

“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在的教师觉得让家长去监督批改孩子的作业是天经地义,那要老师干嘛?” 这句话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点赞,认为老教师说出了许多家长心中的疑问:“我们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还要像兼职家长一样,监督孩子的作业,难道这真是教师的责任吗?”也有人反驳,觉得老师应该承担起引导和监督的职责,毕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相辅相成。 但深究起来,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困境——教师与家长的角色边界在哪里?为什么如今的老师越来越觉得“家长帮忙监督作业”成了理所当然?这其实反映出一个令人心痛的现实:在某些地区,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大,责任逐渐被“拆散”到家庭和社会的肩上。学校变成了“知识的传递者”,而家庭则变成了“责任的延伸”。 从人性的角度看,这种现象折射出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家长们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又缺乏专业的指导能力,便将责任转嫁到教师和自己身上。而老师们,面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家庭的不同背景,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开始“抱怨”——“我教书教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担心家长的监督?”这其实是一个“责任转嫁”的心理反应。 然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来监督作业,而在于教育的本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让家长去“监督”作业,只是治标不治本。孩子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激发内在动力的引导,而不是靠外部的“看守”。如果我们一味强调“监督”,只会让孩子变得依赖、缺乏自主性。 这位老教师的发声,犹如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教育的责任不应被分割成“谁多管一点”。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反思:我们到底希望培养出怎样的下一代?是依赖他人的“监督者”,还是拥有自主、责任感强烈的未来主人翁? 未来的教育,应该回归初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而不是不断加码“监督”的负担。老师、家长都应明白: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与激发,而非简单的“看管”。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自由中成长,在责任中成熟。 这场关于“谁来监督作业”的争论,实际上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一次深刻反思。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责任转嫁”的怪圈,携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健康、更有温度的成长环境。毕竟,真正的教育,是用心去引导,用爱去陪伴,而不是靠“监督”来衡量一切。教师工作意义 教师误区

0 阅读:29
龙宵

龙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