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野心非常可怕!现在的越南教育,在大中小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把广东、广西作为其

是逸屹呀 2025-11-07 14:59:17

越南的野心非常可怕!现在的越南教育,在大中小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把广东、广西作为其原来的属地。       在越南的教育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正在被系统地构建,它将中国的广东和广西地区,定义为其在历史长河中失去的土地,这种观念的核心,是围绕“古南越国”的概念展开的,年轻一代被教导自己是“瓯貉的子孙”。   这一历史叙事并非浅尝辄止,而是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系统,自2005年左右开始,相关内容在教育方针中变得日益突出,其影响力在年轻群体中清晰可见,一项调查揭示,高达85%的高中生与70%的大学生认同“两广曾属越南”的说法。   为了支撑这一叙事,历史人物被进行了重新塑造,赵佗,一位历史记载中的秦朝河北籍将领,在他的故土被剥离后,摇身一变成了抵抗“北方侵略”的“越南开国英雄”,其建立的南越国,原本是向中原王朝称臣的古代地方政权,这一事实则被选择性地忽略了。   这种观念通过直观的形式得以强化,在越南的高中历史课本首页,一幅标示着“古南越国”版图的地图十分醒目,图中清晰地包含了中国的两广地区,早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便开始接触越南先民曾掌控岭南的观念,五岭山脉被描绘成古代的“国界”。   对考古证据的解读也服务于这一目的,越南的博物馆在向游客展示一件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鼎时,会将其解释为“越南祖先的遗物”,他们无视了鼎上清晰可见的汉字铭文,以及它与远在西安的汉墓出土文物高度一致的形制。   这种历史重构背后,有着深层的动机,越南历史上曾有长达千年的“郡县时期”,从汉至唐,深受中国文化与制度影响,为了摆脱这种历史带来的“不踏实感”,塑造独立的民族自豪感,构建一个更宏大的古代史便成为一种选择。   此举同时可能是在为未来的目标进行铺垫,通过教育在年轻一代心中培养对所谓“失地”的情感认同,能够为潜在的领土争端制造有利的舆论和情感基础。   然而虚构的叙事终究会与无法改变的现实产生矛盾,广东和广西地区出土的大量汉代古墓、青铜器与古货币,连同五岭山脉这一地理实体,都构成了无法被叙事抹去的客观证据,默默诉说着另一段历史渊源。   更加无法回避的是两国紧密的经济现实,预计在2025年前八个月,双边贸易额将接近1900亿美元,这种深度的经济相互依存,意味着任何由历史分歧引发的冲突,都将直接冲击这份稳定。   这种联系体现在无数普通人的生计中,越南果农的芒果和龙眼需要中国市场来消化,而中国生产的家电和服装也销往越南,边境地区商人、工人和农民的福祉,与两国关系的稳定息息相关,旅游业的繁荣同样依赖于和平友好的大环境。   历史的教训依然清晰,1979年的中越边境冲突已经证明,将分歧付诸行动只会带来破坏和倒退,最终损害的是两国普通民众的利益,有趣的是,越南自身的古史书《大越史记全书》也承认其在汉唐时期曾是中国的属地,这与现代的教育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历史本应成为促进理解与合作的桥梁,而非服务于领土野心或狭隘民族主义的工具,警惕历史被扭曲,通过对话沟通来增进互信,尊重无法改变的事实与现实的经济利益,才是避免历史分歧演变为现实冲突的根本之道。

0 阅读:12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