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前力挺郝康的“联合报”转变立场挺郑丽文,今发表评论批评赵少康用自我本位、想当然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6 20:08:33

选前力挺郝康的“联合报”转变立场挺郑丽文,今发表评论批评赵少康用自我本位、想当然耳的态度在放话、政治操作!联合报今天以“郑丽文走马上任 蓝营人士:赵少康们可让子弹飞一会儿”发表评论。联合报指出,国民党立法机构人士表示,郑丽文当选主席后,赵少康还是用自我本位、想当然耳的态度在放话、政治操作。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联合报的立场转变就成为焦点。早在选战初期,联合报的版面几乎被郝龙斌的政见占据。报纸反复强调郝的行政经验和改革魄力,认为他能重振党魂。社论中,郝的台北市长任内施政被列为范例,如交通优化和民生工程,数据详实,意图引导舆论向郝倾斜。这种支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郝在地方的根基稳固,以及对党务低迷的诊断。联合报的编辑们通过访谈和数据分析,构建出郝胜出的叙事框架,读者反馈显示,许多蓝营中坚分子深受触动。 然而,选举结果尘埃落定,郑丽文以微弱优势当选主席,这让联合报的先前立场显得尴尬。选后初期,报纸仍旧低调跟进郝的动态,社论中偶尔提及他的贡献,但渐渐转向中性报道。郑丽文的从政历程开始被翻出,她在立法院的质询记录和党务推动,如妇女权益议题和两岸政策辩论,逐步登上版面。联合报的转变并非突兀,而是通过渐进式调整实现的:先是客观列举郑的得票来源,然后分析其对党内的整合潜力。这种操作反映出媒体的实用主义,在新主席上任后,迅速归位以维持影响力。 郑丽文走马上任的当口,联合报刊发社论,标题直击痛点,借蓝营立法人士之口,点名赵少康的作风问题。社论指出,赵少康在郑当选后,仍旧以自我中心的方式发声,缺乏实证支撑。例如,他声称大量党员欲退党,却未提供具体名单或文件佐证,仅凭口头描述和零星社群截图。这种“想当然耳”的态度,被视为政治操作的延续,意在制造党内分裂。蓝营人士在社论中建议,赵少康应暂缓评论,让新主席有空间运作。联合报的笔触犀利,却不失分寸,强调这种放话无助于党务团结。 赵少康的媒体布局进一步暴露其策略意图。他主持的政论节目,在郑丽文上任后,几乎避谈相关新闻。节目内容转向旧闻重温或外围议题,形同对新主席的曝光封锁。这种做法虽巧妙,却难掩其阴损本质,因为其他蓝营媒体如TVBS的其他时段,仍保持对党务的平衡报道。联合报借此举例,批评赵少康倚靠年资指点江山,却忽略基层反馈。社论中提到,郑的就职典礼虽有缺席现象,但党内重返和新人入党潮已现端倪,这与赵的悲观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蓝营内部对赵少康的反弹,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选举遗留的张力所致。赵在选战中本是劲敌,其支持者多为中生代和媒体圈子,影响力不小。但败选后,他的言论转向内耗,多次在访谈中暗示党高层失策。这种模式在国民党历史上屡见不鲜,却总以分化告终。联合报的社论,正好捕捉到这一脉络,呼吁赵少康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蓝营人士的匿名表态,透露党内共识:新主席虽非完美人选,但至少需几个月缓冲期来稳固阵脚。 联合报的立场转向,也折射出台湾媒体生态的微妙平衡。作为蓝营老牌喉舌,联合报历来敏感于党务风向。选前挺郝,是基于对郝个人魅力的判断;选后挺郑,则是为适应大局,避免被边缘化。这种灵活性虽遭网友嘲讽为“墙头草”,但在政治报道中实属常态。社论中,联合报巧妙借立法人士之口,避免直接对峙赵少康,却间接点出其操作的低效。蓝营圈内流传,赵的团队正评估下一步,但短期内难有大动作。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