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又要来了! 就在中美博弈白热化、欧洲内部对华政策撕裂的节骨眼上,究竟是真心务实,还是一场“走过场式外交”? 要搞懂马克龙的真实意图,先看清欧洲的“两难困境”:一边是美国施压要求对华“脱钩断链”,芯片、高端制造领域处处设限;另一边是中国作为欧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新能源、基建、农业合作的蛋糕谁都舍不得丢。 去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500亿美元,法国红酒、空客飞机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可欧洲在对华技术出口、投资限制上却屡屡“卡脖子”,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本质上就是霸权思维作祟。 马克龙这趟行程,若只带着“口头协作”的空话,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需要看别人脸色的国家:我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缺欧洲的技术;有14亿人的大市场,不缺合作的伙伴;更有捍卫核心利益的底气,绝不可能接受“不平等协作”。 欧洲想继续沿着“协作中压制、沟通中制衡”的老路走,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限制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反倒是自己的光伏、风电产业失去竞争力;你阻挠中欧投资协定落地,错失的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机遇。 没有诚意的外交,都是浪费机票;没有行动的合作,全是自欺欺人。我们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也有底气拒绝不平等的协作。当你足够强大,对手限制你,等于限制自己。 时代变了,现在的中国,有底气说“不”,更有实力选择真正的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