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佩斯科夫对外宣布了 2025年11月6日,佩斯科夫称美方发射“民兵

可乐小鸡翅 2025-11-06 13:01:06

就在刚刚 佩斯科夫对外宣布了 2025年11月6日,佩斯科夫称美方发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前已告知俄方。这事儿看起来是例行通报,其实背后藏着美俄之间避免核误判的默契,美国这次试射“民兵3”之前通过专门渠道通知俄罗斯,是因为美俄两国之间有个《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按照规定双方试射洲际导弹得互相打招呼。 莫斯科时间凌晨三点,美国怀俄明州的发射井缓缓打开。操作台前,工程师盯着倒计时屏,手指悬在发射按钮上方——按照规矩,他们得等俄罗斯那边回了“收到通报”的确认短信才能按下去。另一边,俄亥俄州的预警中心里,俄罗斯军事观察员盯着卫星传来的轨迹数据,核对完弹道参数,立刻给美方发回“知悉”的回复。这通跨越太平洋的“发射前问候”,像极了两个持枪的人在对峙时故意亮了亮枪膛:“我这枪走火前,先告诉你一声。” 可这声“问候”真能挡住风险?《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签了又续,续了又改,现在只剩最基础的通报机制。美俄各自有上百枚洲际导弹盯着对方本土,真要出个“误触按钮”“雷达误判”的意外,光靠提前说一声“我要打了”,根本拦不住悲剧。2007年美军误把加拿大客机当导弹,2018年俄预警系统把云层反光认成导弹,这种乌龙要是赶上实战状态,通报根本来不及。 更扎心的是,这通报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的证明。要是真信得过对方,何必多此一举?就像小区里两家总吵架的邻居,哪怕知道对方只是下楼倒垃圾,也要隔着窗户喊一嗓子“我要出门了”。美俄现在就是这状态:表面上按条约办事,私下里都在琢磨“对方会不会突然不通报了”“这导弹是不是装的假弹头”。去年美国试射“民兵3”时延迟通报,俄罗斯直接启动了战略值班,双方都绷紧了神经。 条约也救不了美俄的互信窟窿。这些年两国退出的军控协议能列一长串,剩下的条款越来越虚。《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明年就到期,双方连续约谈判都没动静。这次通报“民兵3”,更像最后一次“按流程走”——反正条约快黄了,先把该走的过场走完。 老百姓看着新闻可能觉得“大国做事挺规范”,可规范背后的风险谁来担?要是哪天通报系统故障,或者某方故意不回消息,导弹已经打出去了,这时候再喊“我不是故意的”有啥用?核威慑讲的是“不敢打”,可现在美俄更像在玩“谁先眨眼”的游戏,通报机制不过是游戏里的“提示音”。民兵3洲际导弹 巨浪3洲际导弹 洲际演练 洲际战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可乐小鸡翅

可乐小鸡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