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在电影里显得塑造的太高大上了,大部分泄密其实都是“不小心”造成的 -在敏感区域附近飞无人机; -给网上认识的“好朋友”发工作环境的照片; -为了点“外快”,帮境外机构整理所谓的“公开资料”; -在朋友圈、微博晒工作证、会议手册甚至办公室窗外的风景。 留学生陷阱 现在境外间谍经常用“帮你搞定签证”、“给你研究经费”当诱饵,忽悠留学生上钩,再让他们回国进涉密单位——这种时候,自首真的是唯一出路。 而且间谍这碗饭,不好吃 间谍既不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 他们其实是国家之间博弈的棋子,风光是台上的,命是别人的。 而对咱们普通人来说, 真正的“反间谍”,不是让你去抓特务, 而是管好自己的嘴、手、手机,还有那颗过分好奇的心。 在这个什么都是数据的时代, 最值钱的秘密,很可能就藏在你最不经意的日常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