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了。 11月5日,据多家美媒报道,他提名贾里德·艾萨克曼出任NASA新局长。这是一记把重心压向商业航天的人事信号。 去年12月到今年5月31日,这个名字先被提起又被撤回。艾萨克曼在播客中提到,撤回可能与他和马斯克的关系有关,时间点又紧挨着马斯克的一则人事新闻,引发外界讨论。 账面上SpaceX与NASA合作额约150亿美元;艾萨克曼指挥过“灵感4号”,参与“北极星计划”,完成过商业出舱,并为公益筹资超过2.5亿美元。这些履历证明他懂商业航天的流程与风险控制。 镜头切到预算。2026财年预算提案为188亿美元,较2025年的249亿美元减少约四分之一,科学项目压力明显增加。在这种经费框架下,新局长要给出清晰的优先级。 对照国内,2024年嫦娥六号完成月背取样返回,带回约1935克样品,节点按计划推进。NASA这边人事反复,据业内称由代理负责人暂管,关键决策延迟数月,节奏被拖慢。 时间表已被改写。据美方通报,阿尔忒弥斯2号目标推到2026年4月,3号载人登月调整到2027年中期。进度与预算、人事稳定度紧密相关。 国内空间站例行轮换维持节拍。2024年神舟十八号入轨执行任务,出舱、实验、货运协同推进,返回流程有序。这种连续性直接支撑任务完成率。 运载方案也在被放大镜审视。SLS在2022年11月完成无人绕月,已进入工程应用;“星舰”多次试飞,能力在爬坡,外界曾猜测其可能替代SLS以降成本。但在提名反复下,路线图一时难定。 如果艾萨克曼到位,他大概率会把商业伙伴的角色做大。有专家指出,这能带来效率,但必须先把任务边界、验收标准和责任划清。 风险同样存在。商业目标与科研任务并不完全一致,NASA需要一套稳定的统筹机制,保证深空任务的可靠性和安全冗余不被挤压。 国内做法提供了可对照的路径。探月、载人、运载按“任务—工程—型号”链条组织,项目负责人稳定,年度目标拆解明确,外部变化对内部节拍影响有限。 回到这次人事。若提名落地,NASA首先要把预算匹配、时间表和分工明确,然后再谈增速和降本,避免重复调整。 太空工程靠多年积累与稳定执行。把目标、钱、人稳住,阿尔忒弥斯才有回旋空间,科学任务才不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