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搬家!”11月5日,贵州榕江县,一户人家要建新房,却不愿拆掉住了二十多年的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1-06 11:30:18

“硬核搬家!”11月5日,贵州榕江县,一户人家要建新房,却不愿拆掉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木屋,于是村里两百多人一起上手,用木杠和绳子,把整栋两层楼高的木屋抬起来,稳稳当当地挪了二三十米,网友:团结就是力量。[得意] 现场既没有吊车,也不用挖掘机,全靠人力完成,男女分成数排,用木杠扛起屋架,一边喊号子一边迈步向前。 远远看去,就像整栋房子在自己走路,为了减轻重量,屋顶的瓦片事先被揭了下来,等房子移到新地基上再重新铺好,在搬家过程中,房主一家还能照常在屋里生活。 这种整体移房的做法在黔东南地区并不陌生,当地传统木结构房屋榫卯相连,整体性强,本身就适合移动,村寨里一直保留着互助的传统,谁家需要帮忙,邻里都会赶来出力。 这次移动房屋,前面有人用绳子拉,后面有人推,两侧还有人保护,大家配合默契,半天就完成了全部工作。 房主杨大哥说,这栋木屋已经建了二十多年,很多木材现在很难买到,拆了实在可惜,整体移动既保留了老屋,又节省了材料,还延续了记忆。 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点赞留言。 “这阵仗,真是把‘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给演活了!看着就热血沸腾的。” “老祖宗的智慧不服不行,这比用大型吊车还稳当,关键是充满了人情味。” “这就是我们贵州农村的传统!谁家有大事,全村都会来帮忙,这种情谊城里人很难体会到。” “注意看细节,抬房子的木头杠子分布得很均匀,前面喊号子的人是在统一节奏,这是有组织的,不是光靠蛮力。” “花了半天时间,两百多人,这要是算工钱得多少?但在这里,一餐便饭、一份情谊就足够了,无价。” “房子底下应该垫了滚木吧?不然摩擦力太大根本挪不动,古人建宫殿也是用这方法,智慧是相通的。” “看到还有不少阿姨和老人家也在队伍里,虽然可能使不上大力气,但这种参与感本身就意义重大。” “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集体协作的场面和技艺,应该被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对比一下城市里对门邻居都不认识的情况,这种乡村的凝聚力真的太珍贵了。” “房主一家还能住在里面跟着搬,这心理体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一辈子的谈资。” “关键是安全完成了,没人受伤,房子也没散架,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除了感动,我还有点好奇,挪完之后地基怎么处理?房子怎么重新固定?希望有后续报道。” “这就是传承的智慧,整个过程就是一堂生动的传统力学和结构学实践课,如何分布承重、如何统一发力,都蕴含着代代相传的民间智慧,让现代人见识了不同于机械化的另一种可能。” 一如果给你选择的机会,你更倾向于体验这种充满人情味的“集体人力搬家”,还是相信专业高效的“现代机械搬家”?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 信源:极目新闻

0 阅读:40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