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公安要法办“台独“分子沈伯洋,没想到坐不住的不是“台独”民进党,而竟然是这个即将退位的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竟扬言不相信大陆法律会越过海峡到台湾执法! 2024年10月28日,大陆重庆市公安局的一则通报,以涉嫌“分裂国家罪”对沈伯洋立案侦查。这 看似只针对个人的法律行动,却像一枚投入水面的石子,迅速激起一连串从商业、政治到法律层面的巨大涟漪,折射出各方势力的真实处境。 在政治光环背后,沈伯洋事件的核心是一场“抗中”情绪的商业投机,他曾是台北大学犯罪学助理教授,利用其学术身份和美国在台协会高达135万美元的资金,于2021年底创办黑熊学院,精准地将“大陆威胁论”包装成高价商品。 黑熊学院计划三年内训练300万“黑熊勇士”,推广全民防卫。其课程包含情报搜集与应急演练,一堂园艺课收费竟达3840新台币。 这种通过制造战争恐慌来销售课程与产品的模式,还成功争取到2218万新台币的民防预算。 然而这套商业模式存在致命矛盾,沈伯洋家族的企业在大陆注册,名称使用“中国台湾”,年收入曾达上亿人民币。 学院贩售的急救包、无人机等“保命套餐”装备,也被发现许多产自中国大陆。这种两面做法为其信誉崩塌埋下伏笔。 大陆的法律制裁是精准的经济打击,自10月14日国台办将其列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到公安立案,其资产面临冻结风险,资金链受到直接威胁。黑熊学院的报名人数随之骤降,商业基础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这起案件也成了一面政治“照妖镜”。即将卸任国民党主席的朱立伦迅速表态,公开质疑大陆法律能否跨海峡执法。 此举被视为试图捞取政治资本的投机行为,却导致国民党支持率小幅下滑,陷入“里外不是人”的信任危机。 与国民党的“抢镜”形成鲜明对比,民进党当局的反应异常低调。陆委会等部门仅原则性否认大陆的管辖权,未见大规模动员。 沈伯洋向陆委会求助,询问被捕后如何应对,也仅得到“注意风险”的提醒,显得孤立无援。 事件最终演变为蓝绿阵营新一轮的互相攻击。双方都未能提出有效方案,反而加剧了岛内社会的撕裂,民众在无休止的政治缠斗中被动消耗。 大陆暗示可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追捕,并提及缺席审判与最高可判处死刑的后果,将法律威慑扩展至全球。 这直接引发了沈伯洋本人的恐慌,他私下咨询律师,并承认担心在境外被捕,对所有“台独”分子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法律行动实现了釜底抽薪的效果。从黑熊学院的迅速衰败,到沈伯洋个人声誉在岛内急转直下,都证明了这种打击能够有效摧毁其生存土壤,达到“打一人、慑一片”的战略目的。 沈伯洋事件深刻揭示了,将政治口号商业化的投机行为何其脆弱,台湾政党在两岸压力下的投机心态与应对无力。 它也清晰表明,大陆正将法律武器纳入其统一进程的工具箱。顽固分子的“自信”,在严密的法律罗网面前,终将不堪一击。 有网友认为“国民党根本就是反动派,和民进党串通一气戏弄大陆,民进党说国民党卖台,国民党护台独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