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中国正式宣布了! 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将继续暂停对原产于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基准加征关税。 此次政策调整精准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纺织服装等关键领域,既延续了此前中美经贸磋商共识,也为企业、消费者及全球经济注入稳定动能。 从政策目标来看,核心是为企业稳定出口成本、创造扩产空间。以东莞某消费电子代工厂为例,此前输美产品需承担34%综合关税,利润率压缩至5%以下,政策落地后,单批200万美元的订单可节省关税成本48万美元;江苏南通一家变压器企业对美订单占比超50%, 关税暂停让企业敢接长期单,不少搁置的产能扩张计划已重新启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消费电子出口额达7875亿元、纺织服装出口4686亿元,政策延续将直接保障数百万产业链岗位稳定。 对消费者而言,实惠已切实落地。随着中方放宽美国牛肉、大豆等农产品采购限制,叠加关税优惠,跨境电商平台上相关商品价格明显松动,国内消费者“买便宜了”的感受愈发明显。而对美国市场,耶鲁大学测算显示,若恢复24%关税, 美国家庭每年将多支出2400美元,物价还会短期上涨1.8%,当前政策无疑为美国缓解通胀压力、减轻民众负担提供了关键助力。 值得关注的是,保留10%加征关税并非“留后手”,而是兼顾权益与合作的务实选择。一方面,这一税率未增加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反而因出口预期稳定,让北方华创等半导体设备企业对美出口量环比增长15%, 通富微电更拿到美国AMD的7nm先进封装订单;另一方面,也向美方释放持续合作的诚意——此前5月日内瓦会谈、8月斯德哥尔摩会谈中,中方已两次暂停相关关税,此次一年期安排进一步夯实了双边经贸沟通基础。 从全球视角看,这一政策更是稳定供应链的“定心丸”。中美双边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关税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球贸易成本就下降0.3%。 目前欧盟已明确欢迎中美降低贸易壁垒,世界银行也看好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加快,足见中方举措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 此次政策调整,既让国内消费者享受到进口商品降价的实惠,也为企业打开了扩产空间,更助力中美关系释放缓和信号,堪称“互利共赢”的大国智慧体现。 未来一年,随着产业链逐步稳定,预计还将有更多出口企业借政策红利提升竞争力,全球市场也将持续受益于这份务实与理性。 说到底,这政策把中美经贸“合作才双赢”的理儿说透了。对企业来讲,能稳稳接住订单、放开手脚扩产;对咱消费者,买东西更划算就是最实在的好处;对外头也亮明了“要稳定、要合作”的态度。毕竟不管是企业做买卖,还是咱过日子,安稳靠谱的环境,总比今天一变明天一调强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