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只有3艘航母吗? 中国海军航母发展起步不算早,早期更多靠学习国外经验。20世纪80年代,刘华清作为海军负责人,推动相关研究。1982年他任海军司令,提出航母必要性。1992年退休前,访问美国航母,观察起降操作,这让中国从零开始积累技术。 海军最初缺乏大型舰艇,依赖改造旧船。刘华清推动早期规划,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但他的坚持让项目逐步推进。到今天,三艘航母已成现实,但数量是否止步于此,需要看实际进展。 海军建设是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当前,辽宁舰和山东舰服役,福建舰海试中,第四艘在建。中国正加速追赶,但与美国11艘相比,还有差距。未来规划或达6艘,以供战略需求。 辽宁舰是首艘航母,从乌克兰买来半成品瓦良格号改造,花费多年装配系统。2012年入列,使用滑跃式起飞,排水量约6万吨。主要用于训练舰载机操作。山东舰是第一艘国产,类似辽宁,但优化内部布局,排水量稍大。两者都常规动力,搭载J-15战斗机。 福建舰是第三艘,排水量超8万吨。采用电磁弹射,技术更先进。2024年5月开始海试,2025年已进行多次测试,包括J-15T和J-35战机起降。预计年内服役,一旦入列,中国就正式有三艘航母。但目前严格说,只有两艘完全运营,福建还在验证阶段。 第四艘Type 004在上海船厂建造,2024年开始,可能用核动力。这艘排水量更大,或超10万吨。中国航母数量虽少,但进步明显。相比美国福特级,中国还需时间,但缩小差距。海军强调维护权益,这些航母参与南海巡航和远洋演练,增强存在感。 中国航母不止数量问题,还涉及配套。舰载机从J-15起步,现在有J-35隐身型,2025年进入生产。KJ-600预警机也在开发,提升空中预警。航母群包括驱逐舰和补给船,形成体系。2025年,双航母编队首次进入西太平洋,辽宁和山东协同,作战灵活。 日本和美国关注此举,视为影响力扩展。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蓝水,航母是关键。未来目标5-6艘,到2030s实现。专家王云飞预测,这取决于国防需求。当前三艘已能执行任务,如护航和联合演练。 但与美国相比,经验不足,美国有核动力和多年操作积累。中国通过海试积累数据,福建舰电磁弹射是亮点,允许重载起飞。第四艘核动力若成,将延长航程,不需频繁补给。 这让中国在印太地区更有分量。海军建设是为国家安全服务,不是炫耀。老百姓关心这些,因为关系海洋权益。发展中,避免过度扩张引发反弹,平衡周边关系。 现在,航母数量质疑源于信息不对称。有些说三艘,包括福建,但它还未正式服役。确认两艘活跃,一艘海试,一艘在建。2025年10月,福建完成弹射测试,J-35参与。预计年底服役。 中国不追求数量超越美国,而是质量匹配需求。海军总吨位增长快,2025年超300万吨。盾舰46艘,支持航母。中国正从追赶者变竞争者。但需注意,发展是为和平,不是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