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之所以敢和中国硬碰硬,其实他早已把阿斯麦算在了里头。但荷兰千算万算一定没算到,如果他把阿斯麦逼急了,阿斯麦一定会“离家出走”。 荷兰敢跟中国叫板,说到底是把阿斯麦当成了最大筹码,可它千算万算,没料到这张王牌差点成了“飞牌”,逼得阿斯麦差点卷铺盖走人。 这么说吧,荷兰的底气全靠阿斯麦撑着,这家扎根荷兰的企业,手里握着全球唯一能造EUV光刻机的技术,7纳米以下的先进芯片没它根本造不出来,市场份额占了八成以上。 全球每台高端手机、每台AI服务器背后都有它的设备,没有它,台积电的3纳米芯片就是空中楼阁。 荷兰正是瞅准了这一点,跟着美国对中国卡起了脖子,2019年禁售EUV,2023年签三方协议加码管制,2024年连部分DUV机型和维护服务都停了。 去年9月更敢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摆明了觉得有阿斯麦在手,中国只能妥协。 但荷兰没算明白,阿斯麦早跟中国市场绑在了一起。 数据摆在那,阿斯麦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常年维持在六成左右,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销售额占比甚至冲到46%。 而且它的高端光刻机生产还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中方去年10月升级稀土管制,一下就掐住了它的供应链软肋。 管制一来,阿斯麦2024年对华业务占比直接掉到20%,营收预期跟着缩水,就算2025年Q3订单暴涨105%,也挡不住中国订单消化完后的营收波动。 更让阿斯麦闹心的是荷兰国内的政策,公司在荷兰的2.3万员工里,四成都是外籍工程师,可荷兰新政府搞起了反移民政策,砍了外籍人才的税收优惠,招人都成了难题。 前CEO温尼克早放了话,找不到人就把业务迁到东欧、亚洲去。 一边是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拿不到,一边是本土人才断供,换谁都得急。 荷兰这才慌了神,阿斯麦可是荷兰的经济命脉,贡献了大量就业和税收,真走了就是自断臂膀。 政府赶紧砸25亿欧元搞“贝多芬行动”,改善基础设施、调整税收,就为了留住它。 说白了,荷兰以为能拿阿斯麦当枪使,却忘了这杆枪有自己的脾气,真逼急了人家可不会陪着它耗。 现在看这场博弈,荷兰的算盘明显打错了,阿斯麦的根虽然在荷兰,但它的市场和供应链早铺向了全球,中国更是绕不开的关键,把企业绑进地缘政治的漩涡,最后只会反噬自己。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