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长文:曼达尼如何巧妙的分化瓦解纽约权力精英们的阻力,并最终获胜(节选)海

镜子杂谈 2025-11-05 16:57:08

纽约时报长文:曼达尼如何巧妙的分化瓦解纽约权力精英们的阻力,并最终获胜(节选)海外新鲜事纽约[超话]纽约

纽约时报的长篇报道说,34岁的州众议员佐赫兰·曼达尼在民主党初选中击败了纽约政坛的建制派,而他最终成功当选市长,是因为巧妙的化解了来自建制派各方的阻力。

民主党6月初选结束后的清晨,佐赫兰·曼达尼还在熟睡,他的电话却已被打爆。

除了祝贺电话,也有一些令人不安的信号。

这位年轻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刚刚击败前州长安德鲁·库莫,以惊人的速度和结果颠覆了纽约的权力格局,甚至连他自己也没预料到。

城市权力机构的重量级人物纷纷致电曼达尼及他的小团队,试图补上此前寒暄介绍的空白,不过大多数人语气并不友好。

“今天是纽约的伟大日子。”曼达尼26岁的政治顾问莫里斯·卡茨在与房地产巨头威廉·鲁丁的通话中说。

鲁丁停顿了一下,回道:“我可不这么认为。”

在这个民主党占绝对优势的城市,初选获胜者几乎都会直接被视作下一任市长。但只过了几个小时,情况就已经很清楚:长期主导纽约的权势人物和机构,把曼达尼的崛起看作是一场近乎敌意的接管,他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

库莫的高级助手已经在致电工会和民主党官员,敦促他们不要支持曼达尼。房地产圈的老关系开始游说特朗普,希望白宫出手干预。

亿万富翁金融家比尔·阿克曼在X上发出警告,称“数亿美元”将用于在11月打击这位年轻挑战者,“拯救我们的城市”。

曼达尼的政治崛起,或许会因他先前的表现而被铭记——那场充满活力、突破规则的初选活动团结了布鲁克林的新中产和皇后区的出租车司机,围绕城市愈发严重的住房负担危机和一位光芒四射的政治新星展开。

但他在本周二当选为纽约市第111任市长,更离不开随后的那场同样不可思议的幕后竞选。在曼哈顿中城的高管办公室和私人通话中,这位曾主张对富人征税的左翼民粹主义者,用亲和和克制的方式化解了美国一些最具权力人物的敌意。

他的成功轨迹令人瞠目结舌。今年年初,曼达尼的支持率只有1%,和叫“其他人(someone else.)”的候选人持平。他自己团队给出的胜率估计甚至不超过3%。几乎没有纽约人知道他的名字。

如今,34岁的他将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纽约最年轻的市长,同时创下多个历史第一:第一位穆斯林市长,第一位南亚裔市长,也可能是美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民主社会主义者。

这段历程的叙述,基于纽约时报与曼达尼的高级顾问、盟友、批评者和对手的采访,许多人为分享此前未公开的信息而要求匿名。

这最后阶段的竞选,是一场高空走钢丝式的努力,一度面临崩盘风险。内部在对加沙战争和警务议题的立场上意见不合,而库莫也巧妙地设法破坏他的局势。

幕后过程包括,在中城一家酒店向州长霍楚道歉;在一次严重枪击事件和著名房地产集团鲁丁企业重启联系;与亿万富翁前市长布隆伯格的接触虽未促成联盟,却争取了宝贵时间;再加上一些运气。

为海外华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分析,更多内容和全文可在蓝天、电报、x查找causmoney,或直接谷歌搜索

0 阅读:4
镜子杂谈

镜子杂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