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美国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世界150次,那么问题来了:在第一次毁灭世界后,

地缘历史 2025-11-05 13:59:00

特朗普说美国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世界150次,那么问题来了:在第一次毁灭世界后,谁来毁灭第二次?   11月2日,特朗普在接受CBS专访时再次谈到核武问题,他说美国的核武库“强大到可以毁灭世界150次”。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早在他担任总统的第一任期,就已经开始推动所谓的“核战略重塑”。   如今,这场看似旧瓶装新酒的政策回归,正以更激进的方式,回到舞台中央。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就在一个星期前,他亲自下令五角大楼“立即在对等基础上恢复核试验”,并把矛头指向了俄罗斯和中国。   他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在试,美国不能落后。所以美国也要试,哪怕代价是打破几十年来维持住的脆弱平衡。   但到底是谁在落后?2025年,俄罗斯拥有大约7000枚核弹头,美国则拥有6800枚,这个数字来自犁头基金会的最新数据。   毁灭一次人类文明,大约只需要几百颗。那多出来的几千枚,是用来展示肌肉的,还是心理安慰?   特朗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用他一贯的方式,把这个“150次毁灭”的荒唐逻辑,当作力量的象征反复重复。   他不在乎别人是否相信这个数字。他只在乎这个数字是否足够大,足够吓人,足够成为竞选口号。他知道,恐惧比理性更容易传播。   从2016年开始,特朗普的核观一直走在一条危险的斜坡上。   他曾公开表示,美国需要“扩大核能力,直到世界恢复理智”;   2018年,他发布《核态势评估》,允许在更低门槛下使用核武器,并主张研发所谓的“低当量核弹”。   就是那种可以“精确打击”的核武器,听起来像是核战争的温和选项,但本质上只是让发动战争的门槛更低。   现在,他要的不是核武器是否足够,而是核武器是否“看起来”足够。   伊朗外长已经公开批评,称这是“危险的倒退”。可特朗普不在乎国际反应。他更在乎的是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   在那场专访之后,美国各大媒体都在重复播放那句“150次毁灭”的话,却几乎没有多少人追问:那149次到底是为了谁准备的?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核威慑的最高逻辑,本应是“不使用”,而不是“多到能重复使用”。   当你拥有足够摧毁地球一次的能力,所有的超量都不再是安全保障,而是政治道具,是竞选的筹码,是一种自我放大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的根源,在于美国当下的内政困境。政府停摆,这是特朗普自己任期纪录的“复刻版”。   两党斗争从政策竞争变成了身份对抗,社会撕裂已经到了连朋友都要按党派分类的地步。   在一个连基本共识都丧失的国家,核按钮的控制权,居然还集中在一个人手里?   民调显示,有56%美国人反对总统独揽核武控制权。   尤其当这个人是特朗普,一个敢在公开场合说“可以毁灭世界150次”的人。人们不相信他的冷静,更不相信他的底线。   特朗普的能源部长试图为此降温,说“这只是部件验证,不是实际核爆”。   可谁能相信?专家们已经警告:一旦美国恢复核试验,其他国家必定跟进,这将是对《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直接撕毁。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信任危机。信任一旦失去,核平衡就不再稳固。而在这个平衡之下,是几十亿人的生命和未来。   毁灭一次,已经够了。没有人会活着去计算那剩下的149次。   特朗普当然明白这一点。他也并不真的想按下那个按钮。他要的是“看起来像是能按下去”。   这才是他最擅长的,制造高压氛围,逼对手让步,用虚张声势来换取现实利益。   可问题是,核武器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它是人类毁灭的开关。   2025年的世界,不再是1991年那个冷战刚结束的世界。今天的伊朗、朝鲜、印度,甚至以色列,都有能力在区域内引发核冲突。   美国如果带头破坏试验禁令,其他国家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游戏规则变了,核试验不是禁忌,而是合格国家的硬通货。   这就像是孩子们在玩火,一个先动手,其他人就以为燃烧是游戏的一部分。当规则不再约束强者,弱者也会选择疯狂。   特朗普的核政策,不是基于技术需求,而是陷入了一种“国家表演心理”。   他要通过比别人更强硬的姿态,证明“美国优先”不是空话。   他需要用150次毁灭的口号,来掩盖美国内部的无力感。他不想解决问题,他想让别人害怕。   可真正该害怕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因为在这个不断加速的核军备竞赛中,没人能确定自己不会成为第一轮打击的牺牲品。   而一旦第一轮开始,第二轮根本就不需要存在。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