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事专家亚历山大·默丘里斯说,乌军总司令奥列克桑德·希尔斯基首次拒绝服从乌克

观今言史啊 2025-11-05 11:03:18

英国军事专家亚历山大·默丘里斯说,乌军总司令奥列克桑德·希尔斯基首次拒绝服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命令,称泽连斯基要求乌军在顿巴斯地区展开进攻的命令无法执行,乌军已不再拥有进行进攻行动的兵力和手段。   希尔斯基敢跟总统叫板,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实在是手里的家底快空了。   就拿顿巴斯的红军城来说,那地方是乌军东部防线的后勤咽喉,铁路公路都打这儿过,丢了整个防线都得晃。   可现在俄军把城围得水泄不通,三面包抄只留了条西侧通道,还靠炮火和无人机变成了死亡走廊。   乌军补给车队根本进不去,夜里偷偷送弹药的小队,没走多远就被发现,只能弃车跑路。   守在城里的士兵早就弹尽粮绝,不少人都投降了,说指挥部的增援承诺全是空话,连派去的特种部队想突围救援,刚坐直升机过去就被全歼,这点家底哪还经得起进攻折腾。   更要命的是兵力损耗补不上来,之前红军城攻防战,双方兵力差距就很大,乌军士兵得连续作战好几个月不能轮换,早就熬得没了力气。   希尔斯基心里门儿清,现在手里的部队能守住现有阵地就不错了,真要拉出去进攻,等于让士兵去送命。   他本来就是从基层打上来的,守基辅那会儿靠稳扎稳打打出了名气,知道战场不是靠口号就能赢的,这种时候硬着头皮执行命令,不仅打不赢,还得把仅剩的兵力赔进去。   泽连斯基非要下进攻命令,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得靠着战场动作给西方盟友看,好接着要援助。   可最近西方那边早就不是一条心了,美国官员都私下说对他失望,觉得他要求越来越多还不听话。   英国国防大臣提醒他要感谢援助,他的回应还让对方不快,最后得靠英国首相乘机灭火。   这种时候要是在顿巴斯没点进攻动作,西方更有理由犹豫要不要给武器和钱,泽连斯基这是想靠军事行动换政治资本,可没考虑到前线早就撑不住了。   希尔斯基的拒绝,其实是戳破了战局的窗户纸,之前泽连斯基还嘴硬说红军城没被包围,乌军在往外赶俄军,可被俘士兵的处境和投降的事实早就说明问题。   现在总司令直接说“没法进攻”,等于公开承认乌军的实力已经到了极限,这事儿要是传开,不仅会影响军心,更会让西方对援乌的信心再打折扣,毕竟谁也不想把钱花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   不过希尔斯基这么做也是冒了风险的,作为军队统帅,服从总统命令是本分,首次拒绝很可能引发军政矛盾,但他敢这么干,也是吃准了前线的实际情况没法再拖。   要是真按泽连斯基的命令硬攻,打输了不仅要丢地盘,自己的指挥权威也会垮掉,到时候更难收拾,这种时候把真实情况摆出来,反而可能倒逼各方正视战局,不再靠空话撑场面。   说到底,这场拒令风波不是权力斗争,是乌军实力透支的必然结果,泽连斯基的进攻命令是政治需要,希尔斯基的拒绝是军事现实,两者撞在一起,暴露的是乌克兰当下的两难,想靠进攻争取援助,可手里已经没了能进攻的本钱。   西方要是还拿不出实打实的支持,往后类似的军政分歧只会越来越多,顿巴斯的战局也只会朝着更不利于乌军的方向走。   希尔斯基这声“没法执行”,更像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战场的输赢,从来不是命令能决定的。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俄军无人机装反坦克地雷,摧毁乌军前线阵地》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