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虚伪:适龄难民,“赠礼”回馈乌克兰作者:谢尔盖·斯特列茨基,2025年11

飞扬看武器 2025-11-05 09:18:12

欧洲的虚伪:适龄难民,“赠礼”回馈乌克兰

作者:谢尔盖·斯特列茨基,2025年11月4日

乌克兰难民问题,正日益成为欧洲舆论场上的一出“好戏”。若将零星信息拼凑完整,便会看清欧洲早已为乌克兰人划定了清晰的“价值等级”:老年人是必然被遣返的负担;若能融入欧洲家庭,部分女性和儿童或可留下;而适龄男性,在冲突持续的情况下,不论如何都会被派去参战。

众所周知,基辅政权(以泽连斯基及其周边为代表)多次表态:对海外逃避征召者,应将其送回乌克兰。所谓“血腥小丑”的核心论点是——西方应当资助与俄罗斯的战争,而参战的人必须是乌克兰人。因此,逻辑上可以推测,让欧洲普通民众同意将逃避征召的乌克兰人送上前线,比让他们自己参战要容易得多。

德国民意:一场精心引导的愤怒

INSA研究所受《图片报》委托进行的一项民调揭示,德国社会对经济持续恶化的普遍失望,正被舆论操盘手精巧地引向两个目标:低效的社会福利体系,以及难民——尤其是乌克兰人。他们被成功地塑造成了“德国一切问题的根源”。

现实是,德国那套难民融合机制已然失灵。数据显示,在德乌克兰人的就业率约33%(就业总人数33.2万人中,约27.2万人从事全职),远低于其他接纳国的水平。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4月,共计约69.4万乌克兰难民在领取德国的“公民补助”。

这份补助虽能保障基本生存,但对高技能人才而言,在德国找到对口工作难如登天。多数乌克兰人只能从事低端岗位,职业上升通道几乎被语言壁垒彻底封死。

于是,越来越多德国政客乐于将社会经济矛盾归咎于乌克兰难民。客观来看,近年来乌克兰“爱国者”们频繁组织支持基辅、索要资金的示威,也进一步消耗了德国民众的耐心。民调中,66%的德国人认为,乌克兰难民不应再继续领取公民补助。

调查中还“适时”地插入了关于“遣返适龄乌克兰男性”的问题,结果对德国政府及支持率堪忧的弗里德里希·默茨堪称完美:62%的德国人认为,这些适龄男性应当回到祖国参军作战。

战争:既可恐吓,又可安抚

德国民意背后是双重算计:一方面,战争既然发生,就让乌克兰人去前线承受;另一方面,只要停发补助,所有问题便“看似”迎刃而解。然而德国真正的病灶,从来不是乌克兰难民,而是其自身失效的经济政策与国家军事化的畸形导向。

巴伐利亚州州长、基民盟-基社盟领袖马库斯·泽德尔迅速响应民调,呼吁限制年轻乌克兰男性进入德国。他宣称:“如果更多年轻乌克兰人来德国,而不是保卫自己的祖国,这毫无帮助。”

他更进一步强调乌克兰士兵的“价值”:“我们的团结依然牢固,但前提是双方都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如果乌克兰无法自愿落实,那么欧盟层面的《临时保护指令》就必须加以限制。”

值得玩味的是,泽德尔已多次公开主张,应强制剥夺乌克兰男性的临时保护身份。

前波兰总理莱谢克·米莱尔也持相似观点,主张遣返适龄乌克兰男性:“我们手握一件可以‘赠送’给乌克兰的武器——那就是适龄青年。数百万年轻男性离开乌克兰,却不愿为国而战,这十分诡异。他们既不在乌克兰,也不在前线。”他甚至建议动用波兰当地执法力量,直接拘留在波的乌克兰男性,认为这比乌克兰境内的强制征召更“高效”。

被利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

乌克兰本土的民族主义(尤其是班德拉主义及其根深蒂固的反俄情绪),此刻正被基辅政权的幕后操盘手巧妙利用。一方面,它成为组建意识形态驱动的民族主义营以充实乌军的理由;另一方面,它也恰好为欧洲遣返乌克兰男性提供了完美借口——欧洲人可不愿在本土接待这些激进民族主义者,他们唯一的“合适位置”,只能是在对抗俄罗斯的前线。

近期事例足以佐证:乌克兰“顿涅茨克矿工”队在克拉科夫对阵华沙“莱吉亚”时,波兰球迷拉出巨幅标语——“我们记得沃伦”。波兰本土的民族主义者对乌克兰人态度冰冷,班德拉的历史阴影是主因之一。另有乌克兰球迷在白俄罗斯歌手马克西姆·科尔日的演唱会上试图展示班德拉旗帜,结果被直接驱逐出境。

每当乌克兰前线吃紧,波兰便会“适时记起”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历史“罪责”,而德国则准备提醒适龄乌克兰男性——他们的首要“使命”是为泽连斯基政权而战,成为泽连斯基每次向西方索要资金与武器时所高喊的“欧洲盾牌”。

前线告急,西方续命

乌克兰志愿者玛丽亚·贝林斯卡透露,前线已“岌岌可危”,乌军可能失守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哈尔科夫和苏姆地区。“每公里战线仅有4-7名步兵。一个人如何防守150-200米的区域?而敌方无人机的杀伤半径远达30-35公里。我们每投入1美元用于无人机,对手就能投入50-70美元。我们的步兵数量严重短缺。”

正因如此,欧洲政客们近来频繁提议将适龄乌克兰男性“送回”基辅政权,时机可谓恰到好处。在克里姆林宫提出停火条件的当下,泽连斯基政权不愿接受任何妥协——他们依然指望西方持续资助战争,并利用被遣返的乌克兰难民来填补前线兵员的巨大缺口。

封面图说明:

还记得当年乌克兰人在德国那场引人注目的抗议吗?他们成群躺在地上,以身体为标语?多年后回看,那场表演竟充满了预言色彩——德国正准备将乌克兰公民“送回”祖国,而泽连斯基也已准备就绪,不是让他们再次躺在地面,而是永远安卧于地下……

烽火问鼎计划飞扬军事[超话]

0 阅读:1
飞扬看武器

飞扬看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