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做梦都想不到,她接任国民党主席这天,最吸引眼球,最激动引人瞩目的不是她,而

绾玉说 2025-11-04 22:01:42

郑丽文做梦都想不到,她接任国民党主席这天,最吸引眼球,最激动引人瞩目的不是她,而是马英九先生。不是因为别的,是他在看到郑丽文正式接棒后,一边鼓掌,一边泪流满面,镜头一扫就全拍下来了。 聚光灯下,一个交接仪式正在进行。当国民党党印在朱立伦手中流转,郑重交予新任主席郑丽文之际,现场气氛陡然热烈,如潮水般的掌声瞬间在全场轰然响起,久久回荡。 在场见证这一刻的,有吴伯雄这样的党内元老,还有众多党员代表。然而,在熙攘人群之中,有一道身影卓然不群,格外引人瞩目。 前主席马英九,这位始终倡导两岸和平的老人,此刻正一边鼓掌,一边无法抑制地流下了眼泪。镜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幕,他的激动,瞬间盖过了仪式本身,成了全场讨论的焦点。 这滴泪,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它首先是对一个回不去的黄金时代的叹息。很多人都还记得,马英九任内,两岸直航的飞机满载着希望起飞,分隔多年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那景象,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那时的大陆游客和学生涌入台湾,带来了无限商机与活力。ECFA协议宛如一场及时雨,为众多台湾产业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它究竟让多少台湾产业受惠,收获那实实在在的红利?屏东的莲雾,靠着“小三通”冷链,三天就能摆上泉州的货架。台湾的年轻人,甚至能享受去大陆创业的补贴和医保待遇。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记忆,如今都已褪色。马英九的泪,或许正是对那段热络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尽惋惜,是对民众曾经享受到的好处消失不见的痛心。 这滴泪,同样也是对台湾当下困境的焦虑。当下之台湾,正深陷于一种撕裂之氛围中。各方矛盾隐现,分歧冲突交织,恰似阴云密布,让这座宝岛在混沌迷茫里承受着无形的伤痛。赖清德团队高喊“台湾地位未定论”,把大陆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甚至开始发战争指导手册,每一步都在把两岸关系推向更深的对峙。 此般“抗中”行径,不啻于一把利刃,无情撕裂社会的和谐肌理,更使经济如负重之舟,在前行的浪潮中艰难挣扎,承受着巨大压力。经济研究机构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恐怕会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普通人的日子不好过,一首叫《没出息》的改编歌曲在网上爆火,唱出的就是大家对民生艰难的无奈和心酸。 “锁岛”的政策,让年轻人的就业路越走越窄,让商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马英旧的眼泪,承载的正是对这种社会对立和前景黯淡的深层忧虑。他的情绪,不过是当下高压环境的一个缩影。 但这滴泪,最终并非绝望。它更像是一场压抑已久的激动释放,是为了看到希望重燃。就在他落泪的那一刻,新主席郑丽文正清晰地宣告国民党的新方向。 她明确反对“台独”,强调必须坚守“九二共识”,主张用合作取代对抗,推动台海和平。她毫不客气地将“台独”比作把台湾推进火坑的行为,还曾用“自家的饺子”做比喻,警告外部势力别来插手。 郑丽文的上任,给了台湾一个不同于现行路线的选择,也点燃了许多民众缓和两岸关系的期待。这正是马英九一直坚持的路线,哪怕卸任后,他依然带着台湾学生访问大陆,参观故宫和高校,不断呼吁年轻人多交流。 他看到自己坚持的和平之路,被新主席郑重确认,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第二天,大陆方面发来贺电,肯定了过去国共在“九二共识”和反“台独”基础上的合作,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下,表达了深化交流、共同推进统一的期许。 这是一个强烈的积极信号。马英九的泪水,此刻升华了。它不仅是对过去的惋惜,对现在的焦虑,更是对未来的期盼。这滴泪,是对国民党重获新生的激动,也是对祖国统一曙光的遥望。它是一位老政治家,看到自己毕生信念得以延续时,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绾玉说

绾玉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