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方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

掘密探索 2025-11-04 15:07:05

11月3日,中方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实现了中瑞关系某种意义上的破冰或者突破,那么,这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免签更近了一步吗?   要说中瑞的关系,那真是“老交情”了,1950年,别人还在对中国指指点点的时候,瑞典就第一个跳出来跟新中国建交!这份勇气,到现在都算“敢为人先”。   后来几十年,两国关系越处越铁:2016年升级成“创新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贸易额直接飙到595亿美元,中国从瑞典买机电、医药,瑞典银行来中国开分店,两边都赚得挺开心。   不过,再好的朋友也有闹别扭的时候,2018年,瑞典因为“中国游客事件”跟中国闹了点不愉快,关系一度降到冰点,这次免签,明显是中国先递了根橄榄枝。   毕竟2025年还是“中瑞文化和旅游年”,免签一来,旅游、留学、做生意都方便了,数据也说明问题:2024年3月中国对瑞士试行15天免签后,国航日内瓦飞北京的航班乘客暴涨80%,瑞典社交媒体上“去中国玩”都成热门话题了。 中国这次对瑞典免签,可不是随便选的,2024年,中国已经把免签政策扩到了38个欧洲国家,停留时间还从15天延长到30天。   欧洲旅游圈早急得直跳脚,欧洲旅行社协会主席奥斯特丹都喊了好几次,再不放宽对中国游客的签证,人都被中东、东南亚抢走了!   毕竟中国游客在欧洲平均每人花2000欧元,绝对是“金主爸爸”,但2025年数据显示,因为签证太麻烦,去欧洲的中国游客还是比疫情前少,这钱都让别的地方赚走了,欧盟能不心疼吗?   不过欧盟也有自己的算盘,一方面,钱确实香;另一方面,又怕“太依赖中国”,尤其是在5G、新能源这些高科技领域,但中瑞免签这波操作,说不定能当个“样板”。   中国对瑞典免签,说白了就是“我先主动,看你接不接招”,这招高明在哪?既显得咱们大气,又把压力甩给欧盟。   欧盟会不会买账?我觉得大概率会,但得看瑞典这个“急先锋”能不能跑出好成绩,毕竟现在全球化这盘棋,谁都不想当“孤家寡人”,美国都悄悄放宽对华签证了,欧盟要是还端着,只怕会错过中国这个14亿人的大市场。   说到底,免签不是“万能药”,但绝对是“润滑油”,它能减少误会,增加信任,让中欧关系从“政冷经热”变成“政经都热”。   至于欧盟跟不跟?我的看法是:跟,肯定得跟,但得看瑞典能不能先给欧盟打个“样儿”,毕竟在赚钱这件事上,没人想当“傻子”。

0 阅读:15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