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空欢喜一场!40艘巨轮大单花落中国!年初的时候,韩国的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

史记越玉门 2025-11-04 10:45:38

韩媒空欢喜一场!40艘巨轮大单花落中国!年初的时候,韩国的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的订单,这可把韩国人高兴坏了,以为自己重新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大肆宣扬,表示要“夺回第一”谁料,中国造船一夜反超!   这波反转不是运气爆棚,而是中国造船业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克拉克森的权威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5年1-9月全球新船订单里,中国占比飙升到57.10%,韩国直接掉到21.87%,手持订单量中国更是拿下66.22%的绝对优势,所谓的“夺回第一”彻底变成韩国造船业的一厢情愿。   这次让韩媒美梦破碎的核心订单,来自中国恒力重工拿下的42+4艘巨轮订单,客户涵盖欧洲、中东多个能源巨头,涉及大型集装箱船和LNG运输船,交付周期集中在2026到2029年,总价值超200亿美元。   要知道LNG船可是造船业的“皇冠明珠”,技术难度极高,以前长期被韩国垄断,现在中国船企不仅能批量接单,还能在交付速度上比韩国快3-6个月,这背后是几十年技术攻坚的成果。   沪东中华自主研发的17.4万立方米LNG船,技术指标对标韩国顶尖水平,部分节能设计甚至实现超越,江南造船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载重量和航速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交付,更让中国跻身全球少数能建造豪华邮轮的国家行列。   韩国造船业的滑落早有征兆,他们太依赖高端船型的技术红利,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躺平”,没想到中国船企在高端领域疯狂追赶。   韩国船企的人力成本是中国的3-4倍,核心设备和钢材还依赖进口,一艘LNG船的钢材要从日本采购,而中国船企能用国产钢材,光这一项成本就省下不少。   中国有完整的造船产业链,从钢材生产到配套设备制造都能自给自足,加上国家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出口退税等政策扶持,2024年中国造船业研发投入超500亿元,这些都让中国船企在报价上能比韩国低10%-15%,性价比优势让国际客户很难拒绝。   反观韩国,过度依赖国际订单,国内没有足够的内需市场缓冲,一旦技术优势被稀释,订单流失就成了必然。   很多人觉得中国制造业是靠低价竞争,这其实是误解。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是“量质兼顾”的结果,以前确实以散货船等低附加值订单为主,现在高端船型订单占比已经超过60%。   卡塔尔能源公司100艘LNG船的超级大单,中国船企拿下60%的份额,韩国只抢到30%左右,这不是靠低价,而是技术、交付能力和成本控制的综合胜利。   中国船企还在布局未来,氢燃料、氨燃料等新能源船舶研发紧锣密鼓,中国船舶集团计划5年内建成全球首个“无人造船厂”,用AI和机器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这些动作都在抢占未来造船业的制高点。   2024年全球造船订单TOP20榜单里,中国14家企业上榜,前五名独占4席,韩国仅3家入围,这种差距还在持续拉大。 中国造船业的反超,本质上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不靠投机取巧,靠的是产业链完整、技术持续迭代和政策精准扶持。   从“跟跑”到“领跑”,从低附加值到高端突破,中国造船业用实际成绩证明,只要坚持长期主义,专注核心能力建设,就没有突破不了的技术壁垒。   韩国造船业的经历也提醒我们,任何行业都没有永恒的霸主,固步自封就会被超越。   真正的强大不是一时的订单领先,而是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中国造船业的野心不止于“夺回第一”,更是要成为全球造船业的规则制定者。   你觉得中国造船业接下来还能在哪些领域实现突破?韩国还有机会反超吗?

0 阅读:82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