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已达成共识,荷兰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全球都看清楚了:想当美国的“马前

恰似江楼月 2025-11-03 20:45:05

中美已达成共识,荷兰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全球都看清楚了:想当美国的“马前卒”,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话说这几天,中美经贸磋商在吉隆坡那边敲定了些事儿,美方同意暂停实施他们9月29日刚出的那个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整整一年。这规则听着简单,其实就是个连坐机制,任何被美方实体清单盯上的企业,如果控股另一家公司超过50%,那控股的公司也得跟着挨制裁。之前这玩意儿一出,闹得沸沸扬扬,好多中国企业被波及。现在中美一拍即合,暂停执行,这不光给贸易喘口气,更让那些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瞎蹦跶的国家现了原形。荷兰就是头一个倒霉蛋,他们的好日子眼瞅着要到头了。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本来是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2019年花了268亿人民币买下来的,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排前五,产品多用于汽车和工业设备。中国工厂占了产能大头,荷兰总部更多是研发和行政。结果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开始施压荷兰,说安世有治理问题,要是不换掉中方CEO,就把安世整个拉进实体清单。荷兰经济事务部那边听着风就是雨,9月30日直接出手,法院一纸令下,临时任命政府监事会,撤了中方高管,冻结部分资产。名义上是“治理漏洞”,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美国穿透规则的延伸,美方早就和荷兰沟通过,帮着出主意调整结构,避免安世被连坐。 中国这边反应快,10月4日商务部就发了通知,限制安世中国子公司部分产品的出口。这下子荷兰总部傻眼了,他们的生产线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芯片封装、测试全在那边。结果呢,安世荷兰的订单直接卡壳,汽车巨头像大众、沃尔沃、丰田这些客户,墨西哥和欧洲工厂的产线都停摆了。本田在墨西哥的组装厂因为缺功率模块,工人闲着没事干,库存告急。安世自己也急了,赶紧发声明,说他们在积极求解,但供应链一断,违约金哗哗往外冒,每月损失上亿欧元。荷兰政府本想借美国势头护航本土芯片产业,谁知中美一谈,规则就搁置了,荷兰这步棋走得叫一个尴尬,现在他们想撤都难,客户不会傻等,纷纷转向韩国或台湾地区的供应商。 你看这不光是安世一家的事儿,荷兰的ASML才是真疼。ASML这家光刻机巨头,全球垄断高端设备,2024年中国市场就占他们营收的近40%,2025年头三季度还稳着呢。可荷兰政府一接管安世,中国市场那头自然不买账。ASML的销售团队忙着改报价,解释政策变动,但北京的订单量直线下滑,从原来的五成多掉到三成以下。财报一出,高管们脸都绿了,埃因霍温总部加班加点,讨论怎么稳住亚洲客户。可话说回来,中国是ASML不可替代的大买家,少了这个,股价跌、收入缩,荷兰经济直接挨刀。半导体出口额第三季度就缩水15%,议会那边部长答辩时,数据图表摊开,承认影响不小。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荷兰为啥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想当美国的马前卒,借着贸易战捞点本土利益。欧洲这些年芯片焦虑重,德国大众、法国雷诺都靠安世供货,荷兰怕丢了控制权,就跟着美方节奏走。结果中美共识一出,美国自己都退一步了,荷兰还卡在那儿进退两难。全球供应链本就紧巴巴的,这波操作直接搅黄了汽车业,沃尔沃的电动车线因为功率芯片短缺,延误交付,消费者投诉堆积。Nissan和VW的工程师团队紧急囤货,转向三星或台积电,但成本高一截,利润薄了。荷兰政府想卖安世股权,拉来潜在买家看厂房,结果报告一厚沓,风险因素列满,买家摇头走人。 美国推穿透规则,本意是卡中国科技脖子,荷兰接招是想分杯羹,保住欧洲芯片链。可贸易战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中美一谈,规则暂停,等于美国先眨眼了。荷兰这下子成了孤家寡人,中国反制措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对象里ASML早列着,不排除下一步针对性动作。全球企业看热闹,日本丰田、韩国三星高管们在峰会交换名片,商量怎么多元化供应链,避开这种地缘雷区。欧洲议会里也吵翻天,德国议员直指荷兰鲁莽,影响欧盟整体出口。话说回来,这事儿给全世界提了个醒,想在美国后面当跟班,就得做好挨打的准备。

0 阅读:32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