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

兰亭说事 2025-11-03 16:54:55

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是连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种方式。可是他们却放弃了。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韩国就开始琢磨着淡化汉字,到了1970年更是下了狠劲,连小学生的汉字课都给取消了,当时的想法是要搞“语言纯净”,摆脱外来文化影响,把自己打造成完全独立的民族国家。 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汉字在韩国已经用了上千年,哪是说丢就能丢的。 汉字曾经是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皇宫匾额、古书家谱全靠它记载。可1948年韩国独立后,李承晚政府提出“全面推韩文、废汉字”,说要靠文字强化民族独立,还出台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要求公文课本全用韩文。 没想到麻烦很快找上门。韩文是表音文字,“防水”和“放水”这类同音词根本分不清,政府公文都闹了笑话。没办法,1949年就赶紧恢复了小学汉字课,第一次“去汉字化”草草收场。 可这事没算完。1968年朴正熙政府搞起“韩文专用五年计划”,1970年干脆取消了所有学校的汉字课,连街边招牌都不准用汉字。更讽刺的是,喊着废汉字的朴正熙自己却爱写汉字书法,留下不少墨宝。 这回的后果更严重。医生看不懂用汉字写的老病历,律师读不通古代法律文献,连外交文件都因为韩文表达不清卡了壳。1972年,政府只能灰头土脸地恢复中学和大学的汉字课。 八十年代后,汉字教育慢慢回温,但总在“废”与“复”之间摇摆。1998年金大中总统喊出“汉字复活宣言”,要让1800个常用汉字回课堂;2005年公务文件又开始用汉字,2009年还通过了《汉字教育振兴法》。 可韩文协会跳出来骂这是“文化倒退”,2010年光化门恢复汉字牌匾,居然引发大规模抗议,最后只能加块注解牌才平息。 现在的韩国年轻人大多认不全50个汉字,看自家古代典籍跟看外文一样,得靠翻译,可译完就丢了原有的味道。有导游说,带韩国游客看古迹,讲汉字题字的典故,他们都没反应,反倒是日本游客听得津津有味。 更现实的是,中韩生意往来越来越多,合同里的汉字术语让不懂汉字的韩国人犯难,比起保留汉字的日本,多了不少沟通成本。而且懂不懂汉字还成了阶层分水岭,高官、律师这些精英必须学,普通人却没机会,加剧了社会差距。 2024年还有韩国教授说“汉字是韩国发明的”,网友都吐槽这是“文化伪科学”——毕竟连皇宫匾额都读不全,实在站不住脚。如今韩国小学开了汉字选修课,银行招人也要求懂点汉字,可争议还没停。 就像巴菲特说的,汉字不只是写字的符号,是能让中日韩彼此看懂历史的纽带。韩国这百年的折腾证明,文化根脉不是说丢就能丢的,真要捡回来,还得花更大的功夫。

0 阅读:35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