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日本天皇:溥仪穿龙袍不弯腰,麦克阿瑟插兜站立,奥巴马却鞠躬。 有人说外交礼仪

椰子说历史 2025-11-03 16:41:49

见日本天皇:溥仪穿龙袍不弯腰,麦克阿瑟插兜站立,奥巴马却鞠躬。 有人说外交礼仪就是个摆放动作的活,鞠个躬握个手照张相,走流程不费劲,问题在于镜头里那个姿势往外传,不是个人修养的事,站在日本天皇面前,你腰杆弯不弯,背后不是客套,是国家怎么理解自己这个位子,有人看一排案例更直观,穿龙袍的溥仪不弯,打赢仗的麦克阿瑟手插兜,过了几十年奥巴马对着镜头深躬,这几张照片连起来看,态度怎么变,权力怎么摆,心里怎么想,一目了然。 1935年,溥仪去日本,他的名片写着满洲国皇帝,外人都知道这个位子的真实分量,行装这块他自己定,他穿自己的龙袍,不穿日本安排的衣服,到了皇居门口站直,日本官员行礼,他看着不动,不是不懂礼,他就是要把这个动作留在场上。 在那个制度里别人一句话就能让你换位子,他手里没什么工具,他拿这个姿势当自己的边界,他见昭和天皇的时候说两国世代友好,声音平平,眼神平视,酒杯举平,场面没有压低的味道,回到家里他说我与昭和天皇行的是平等之礼,他知道日本人听了不舒服也没法挑他的规矩,他没法改变盘面,他守住自己的起身姿势。 1945年,日本战败,昭和天皇到麦克阿瑟办公室见人,麦克阿瑟穿着皱的军服,领口开着,手插裤兜站在会客室,天皇鞠了躬,他点点头,合影挂出来,日本社会一看心里有数,这不是耍个性,是在放一个信号,天皇是个被打败国家的元首,位置就摆在这儿,他后来见了天皇十一次,地点不去皇居,都安排在美国大使馆,来访的人走过来坐下,有一次天皇来早了,侍从问要不要去贵宾室等,麦克阿瑟说在会客厅坐着等,谁赢了仗,谁安排谁在什么地方等,这个程序就这样定下。 2019年,特朗普到东京,德仁天皇刚即位后第一次接待外国元首,他走路幅度大,握手用力,坐姿随意,镜头里有拍肩膀的动作,日本这边看着不合日本的礼数,特朗普那边看的是美国利益,他把自己的准绳带到现场,相扑赛场他颁了美国总统杯,这个环节过去一般是天皇发奖,他把总统的标志刻上去公开发,有人看着别扭也有人觉得新鲜,换个角度,现场是他在讲一个叙事,今天我来捧场,明天我说话你听得进。 2009年,奥巴马见明仁天皇,他的动作是一躬到位,上身压下去,手伸着,镜头里角度接近四十五度,美国国内立刻有不同声音,共和党公开反对,媒体提出意见,美国的常规是总统不鞠躬,见英女王法总统德总理都是平视握手,你是国家元首不是使节,奥巴马说我尊重对方文化,问题摆在桌上,你尊重别人没问题,你也要把自己的姿态放对,这一躬成了美国外交里一个争议点,有人看成风度,有人看成不合惯例,现实层面是你低头的那一刻,战胜国这个标签在镜头里不显眼。 很多人说这不过是姿态,看看这些照片被留存的方式就知道分量,溥仪那张穿龙袍站立的图,日本档案里留着,麦克阿瑟手插兜的合影,日本课本里处理很谨慎,特朗普拍肩这个瞬间,日本媒体报道很克制,奥巴马那一躬,日本媒体铺开写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这些不是单纯文化来往,是现场细节在心理层面落点,每一个看起来随手的动作,最后都成了国家形象的剪影。 写到这里,回到我们自己的姿态,我们讲礼,礼是要有的,也要把准绳放在对等上,尊重是双向的,位置摆正,腰杆就直,你是弱的时候也能站着,你是强的时候也不压人,溥仪站着进皇宫,有人说他不合时宜也有人看见他的边界,麦克阿瑟不鞠躬,他把胜者的程序摆清楚,奥巴马弯腰,你能看到文明的用心,也要看到那一刻自我位置变轻,历史不太记你说什么,历史记你怎么站,今天不管我们在哪儿,腰杆要直,礼数要稳,分寸要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