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

章宇看娱 2025-10-31 21:50:33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兵正要动手时,通信员突然举起一个木箱,大笑一声:”看!“ 1953年6月,朝鲜战场硝烟弥漫。一名年轻通信员身负重伤,被数百名敌军包围在阵地上。敌军以为抓到了一条大鱼,准备活捉审问。这个四川小伙子眼看无路可逃,突然灵机一动,抓起身边一个木箱扔向敌群。这一扔,竟扔出了一条生路,也扔出了后来载入军史的传奇故事。 潘正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高县前进乡湾滩村一个普通农家。1949年12月高县解放后,19岁的潘正光很快成了村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并加入了民兵队伍。在县里抗美援朝工作组到村里开展宣传时,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潘正光没同母亲商量就毅然报名参了军。 1951年6月15日,潘正光被批准正式入伍,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开山屯接受军事训练。9月中旬,部队奉命入朝,赶到朝鲜新义州,在那里抢修飞机场及连接飞机场的铁路。1952年8月初,潘正光所在部队奉命赶赴朝鲜古山前线。潘正光被编入第60军第181师第534团3营8连1排3班,既是战斗员又是排里的通信员。 通信员这个岗位看似平凡,实则凶险异常。排长有命令要传达时,潘正光就以最快速度传达到各个班。班与班的防区距离根据地形确定,有的相隔两三百米远,他便来回奔跑,时常遭到敌机轰炸和炮击。一次次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锻炼出了潘正光机智灵活的作战本领。 1953年6月10日,志愿军发动夏季反击战,潘正光所在的60军作为主攻部队向北汉江东岸的883.7高地及大无名高地发起猛烈攻击。8连在攻占大无名高地后的任务就是坚守这个阵地。 敌军为夺回阵地开始疯狂反扑。密集的炮火几乎将整个高地削去了一截,志愿军的工事损毁殆尽。到了12日下午4点,二百多名敌军发起了第七次冲锋。战斗中,3班副班长身负重伤被抬下火线,潘正光代理副班长。没过多久班长牺牲,3班就由潘正光负责指挥。 面对密密麻麻涌上来的敌人,潘正光把一根爆破筒向敌群投去,又扔出十几枚手榴弹,再用冲锋枪扫射,把敌人打退。敌人停在100米左右的半坡上,不再一窝蜂往上冲,而是分成四五十人的小股从左右两侧包抄上来。为了迷惑敌人,潘正光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顽强抵抗。 阵地上战友一个个倒下。潘正光右臂中弹还在不停流血,但他拒绝休息,只叫卫生员简单包扎了一下,便揣着唯一的手榴弹带上卫生员重返前沿阵地寻找重伤员。 潘正光与卫生员正往山下走,就碰上了迎面冲上来的敌人。卫生员扔下药箱大喊,说完转身就跑。潘正光拾起药箱就向敌人投过去,敌军误认为是什么新式武器,赶忙后退了几十米,并架起机枪围剿药箱,直打得稀烂也没听到爆炸声,才知道上了当。 仅剩一枚手榴弹的潘正光自知对付不了几百敌人,迅速躲进了附近的机枪工事。里面机枪班长早已牺牲,只有一个叫曹大根的机枪手也身负重伤,正在痛苦呻吟。 敌人已经逼近工事,潘正光拎起机枪一面从枪眼往外打,一面在工事里大叫”冲啊,冲啊”,并不停叫着战友们的名字,弄得敌人搞不清我方兵力,不敢贸然行动。敌人企图用炸药包炸垮机枪工事。随着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掩体上足有几百公斤土被炸下来,将工事封了近一半。 此时的潘正光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落入敌人手中。他揭开手榴弹盖,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僵持了一两个小时后,约莫下午三四点钟,工事外一阵密集枪声过后突然无声无息,原来是参谋长带一个连将敌人打退下去。 在战斗中,潘正光一人就毙敌160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朝鲜金日成首相亲自给他颁发二级国旗勋章。这个四川小伙子用智慧和勇气,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战绩。 战后,潘正光被送到医院治疗。回国后,他先后被调到南京及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担任警卫等工作,后转业回原籍工作。这位英雄从不居功自傲,对于那段烽火岁月,他很少主动提起。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战士应该做的事,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 一个药箱救了一条命,更保住了一个阵地。这看似偶然的机智之举,背后是志愿军战士临危不乱的战斗素养和誓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您觉得在那个年代,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年轻战士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章宇看娱

章宇看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