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

烟雨评社 2025-11-03 09:53:20

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而帮助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 蔡正元说的那三十多个国家,明眼人都知道主要是美国的盟友体系,尤其是北约的 32 个成员国,再加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核心伙伴。 美国确实靠这套体系攒起了不小的声势,2025 年 8 月美日澳在南海搞的 “超级嘉鲁达盾演习” 就拉来了 13 个国家参与,舰艇飞机齐上阵,看着阵仗十足。 从兵力数字看更惊人,美日韩三国部队加起来超过百万,日本自卫队 24 万多人,韩国陆军 40 多万,美国在日韩的驻军也近 8 万,再算上北约国家的潜在支援,总数能到两百万级别。 菲律宾还特意给美国开放了 9 个军事基地,澳大利亚派海军在太平洋巡逻,英国、法国也偶尔派舰艇来亚太刷存在感,表面上确实形成了围合之势。 但这些所谓的 “帮手” 其实没那么牢靠。兰德公司的报告早就点破了,美国在台海冲突的模拟推演里,打主意让盟友先上,自己躲在后面分散中国注意力。可实际情况是,很多国家心里都有小算盘。 泰国只愿意提供过境权,压根不想直接卷入;印度虽然边境有动作,但始终保持中立,不会完全听美国指挥;欧洲国家更在意本土安全,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对亚太事务兴趣有限,就算参与演习也只是象征性的。 2025 年 7 月彭博社的报道就提到,美国逼着日本和澳大利亚明确台海冲突中的角色,可这两个国家内部分歧严重,民众大多反对卷入大国争端,根本硬不起来。 再看中国这边,虽然不搞美国式的军事同盟,但并非孤立无援。中国的伙伴关系网其实铺得很广,而且多是基于共同利益的自愿合作。 就拿经济领域来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经济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5 年的贸易数据显示,这些国家和中国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量的相当比例,真要选边站,经济账就得先算清楚。 中国和俄罗斯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互相交换经验,在国际事务上也常有呼应。在东南亚,中国正和东盟国家协商南海行为准则,通过对话化解分歧,而不是靠军事施压。这种 “和而不同” 的相处方式,和美国动辄施压的霸权手段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的盟友体系看似庞大,实则充满裂痕。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 “软实力” 概念里,吸引力才是维系关系的关键,可现在美国的霸权行径正在不断消耗自己的软实力。2025 年以来,欧洲盟友对美国的不满越来越明显,连乌克兰问题上的支持都开始松动。 而中国一直坚持 “不称霸、不扩张” 的立场,从 1974 年明确表态 “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到现在外长强调 “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这种理念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信源:台湾中天新闻《卢秀芳辣晚报》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