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巴西沉默了。 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他们笃定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此前已敲定800万吨的大豆订单。 风向忽然变了,四千二百元一吨的巴西豆,国内买家一起按下暂停,询价少了邮件也少了,市场给出一个简单的反馈,单边往上抬,订单就停,终端不急,节奏就慢下来。 转向的动作提上去,十月底,中粮集团三船合计十八万吨美豆,直接开往国内,这个只算开头,中美这季沟通里写着一千二百万吨的采购量,装期往后排,船名锁着,航线也给到场。 底气在哪,仓里躺着四千五百万吨战略储备,按全国消耗看半年的量足够支撑,另一条线是阿根廷零关税的豆子顶上来,企业用四十八小时把一百三十万吨定了,和巴西比每吨便宜两百元,价格表上数字一行一行过,仓储和运输跟着走。 巴西的报盘跟着往下挪,外盘刷新,十二月船期的美豆到岸价比巴西大概便宜一百元,前面报得高的卖家开始调价找单,发盘速度提上去,配船也在对表。 整件事把交易里的一个常识摆到台面,节奏在买方手里,供给分散开,储备托着底,把单点定价的空间压小,市场回到算账的逻辑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