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给中国提要求:要么成第二个韩国,要么像俄伊那样毁灭。 梅茨尔平时就爱在社

义气先义 2025-11-01 13:16:15

美智库给中国提要求:要么成第二个韩国,要么像俄伊那样毁灭。 梅茨尔平时就爱在社交媒体上抨击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视它们为“新轴心国”。比如2023年他就说过,这些国家在结盟,形成对美国的挑战。2024年10月,他又发帖说,这些政府加上哈马斯和真主党,都是同一队的,得彻底击败。这套叙事在美国鹰派圈子里挺流行,大西洋理事会本身就是个推手,经常出报告炒作中国威胁。想想看,韩国模式在美国人眼里是成功范例:二战后在美国扶持下发展经济,军事上靠美军驻扎,政治上亲美。但韩国这路子走得也不轻松,朴正熙时代经济起飞靠的是高压政策和出口导向,现在债务高企,年轻人失业率高,社会矛盾一大堆。中国要是真抄韩国作业,得先问问14亿人愿不愿意。 俄罗斯和伊朗的例子呢?梅茨尔拿它们当反面教材,说是“破坏性路径”。俄罗斯2022年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制裁如潮水般涌来,经济数据确实受冲击,卢布一度暴跌,能源出口受限。但俄罗斯也没崩盘,2024年GDP增长2.2%,军工产业反倒火起来,石油天然气转向亚洲市场卖得飞起。伊朗更典型,长期受美以制裁,核问题上寸步不让,经济通胀率高企,里亚尔贬值严重,但它在地区影响力不减,2024年支持胡塞武装和真主党,搅得中东乱局升级。梅茨尔把这些归为“毁灭”,其实是想说,不听美国的就得付出代价。可事实是,这些国家都没灭亡,反而在多极化世界里找到生存空间。中国呢?2024年GDP稳增5%左右,外贸总额超6万亿美元,高铁里程超4.5万公里,新能源车出口全球第一。这数据摆这儿,哪来的毁灭? 美国智库这么跳,根子在国内焦虑。拜登时代对华政策是“竞争、合作、对抗”三管齐下,但特朗普上台后,2025年1月就签了行政令,加码关税,芯片管制更严。梅茨尔这类专家就是在帮腔,兰德公司和传统基金会也出报告,说中国有“百年马拉松”计划要取代美国霸权。皮尔斯伯里的书《百年马拉松》就是典型,炒作中国战略野心。这些智库多半拿国防部和国会经费,报告一出就成政策依据。说白了,美国人怕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创新大国,华为5G、比亚迪电动车、阿里云这些,威胁到硅谷和底特律的饭碗。2025年上半年,美国债务超35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就占预算1/6,华尔街波动大,美联储降息都稳不住。反观中国,财政赤字控制在3%以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150个,投资回报稳健。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6月17日记者会上说,国家发展道路由中国人民决定,不是别人说了算。这话接地气,点明主权原则。国内舆论更直接,网民在X和微博上回怼:美国先管好自己债务爆炸的烂摊子吧。想想俄罗斯,普京2024年访华时,两国贸易额破2400亿美元,卢布和人民币结算占比高,绕开美元。伊朗和中国2025年签署25年合作协议,石油换基建,伊朗无人机技术输出中东。中国没选“韩国路”,也没走“俄伊路”,而是走自己的:双循环经济,科技自立。2025年,华为Mate系列手机用上麒麟芯片,摆脱美制裁;中芯国际7纳米产线投产,填补空白。这些不是空谈,是实打实的产业升级。 美国炒中国威胁,焦点在台湾地区和南海。2025年,美军在印太部署更多“台风”导弹,台湾地区采购F-16V战机,预算超200亿美元。但中国大陆军改后,海军舰艇总数超美,055驱逐舰下水,歼-20隐身机编队飞行。这些是防御性部署,不是进攻。俄乌冲突中,美国援乌超1000亿美元,效果呢?俄军推进到顿涅茨克,乌克兰人力物力耗尽。伊朗在加沙和黎巴嫩的代理人战,美国航母群巡航,却没敢直接动手。梅茨尔忽略了这些,净盯着中国“破坏”,但数据上,中国军费占GDP2%,远低于美国的3.5%。国际事件上,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最多,2025年派兵南苏丹,建医院修路,这才是负责任大国。 美国国会债务上限又闹僵,标普下调评级展望,股市跌3%。中国则稳扎稳打,人民币国际化提速,2024年跨境结算占比超50%,东盟成最大贸易伙伴。俄伊也没毁灭,俄罗斯天然气管道通欧亚,伊朗核谈判虽僵,但中东和解中它有话语权。中国“一带一路”2025年投资超1万亿美元,建港修路惠及沿线民众。梅茨尔的要求听着吓人,实际是纸老虎。 总的来说,这条帖子不过是美国焦虑症的发作。中国路子自己选,14亿人说了算。杰米·梅茨尔继续他的鹰派路,但历史会证明,这种非黑即白的逻辑,早晚碰壁。中国前行,步子稳当,未来亮堂。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