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也没料到,现在事情发展已经完全失控了! 中美竟然谈成了,50%股权穿透管制条款暂停一年实施,这回压力全给到荷兰这边了,到底是硬扛还是照着特朗普的姿态TACO?估计荷兰首相要一夜白头了! 10月30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闭门经贸磋商突然释放重磅消息:美国正式暂停“50%穿透规则”的执行一年,而且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也做了大幅度调整。 商务部新闻稿刚落地,整个欧洲金融市场都震了一下。 更震的,是荷兰经济事务部那栋大楼,里面一堆人半夜开始改材料、重写方案,首相吕特听完简报后,脸色比天气还冷。 这事儿说起来不复杂,本来是美国强推规则,逼盟友跟进。荷兰那边非常配合,甚至比美国还积极。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出手,动用一条快被遗忘的1952年法律,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还把中国控股母公司的创始人一脚踢出管理层。 荷兰当时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说是“治理缺陷”“经济安全”,但谁都知道,是给美国递刀子。 可问题是,美国这刀还没砍下去,就自己收手了。特朗普那边一反常态,不再叫嚣“中国威胁论”,反而满脸笑容地说要“创造合作窗口期”。 外界看得明白,美国是被国内经济困境逼得没办法,急需中国配合稳市场、稳出口。现在中美握手言和,荷兰却成了唯一还在战斗的“指战员”。 安世半导体的案子原本是荷兰配合美方的示范动作,但随着中美共识落地,这一动作反而成了外交上的巨大负担。 尤其是中国方面的反制措施——禁止安世中国产品出口,精准打击欧洲汽车行业供应链。 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这些德国品牌立马嗅到危机,因为他们的车规级芯片有70%都来自安世中国的封装产线。 更要命的是,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行”,直接绕过荷兰总部和欧洲客户谈供货条款。签新合同、用人民币、先供国内车企。 这一招相当于把荷兰政府的接管行为彻底架空了。原本想通过掌控总部来控制供应链,结果发现供应链本体根本不听总部的。 这下,偷鸡不成蚀把米,荷兰自己把自己锁进了黑屋。 而且荷兰这回是真的“孤家寡人”了。德国已经在背后发火,法国虽然嘴上不说,但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开始给荷兰施压。 10月21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不得不亲自打电话给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试图缓和局势。但中方态度明确:先撤措施,再谈合作。 可荷兰能撤吗?撤了,等于承认错误;不撤,国内外压力越来越大。 最尴尬的是,“50%穿透规则”已经被美国暂停了。没有规则支撑,荷兰的接管行为瞬间失去了正当性。中美谈了,欧洲却成了笑话。 特朗普那边的算盘也够精的。暂停规则一年,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留退路,同时把盟友放在风口浪尖上试水。 如果中国表现得合作,他收回政策,说自己赢了;如果中国反制,他再把盟友拉上一起骂。 现在中国用反制打中了欧洲要害,特朗普一边退让一边看戏,荷兰就成了这场博弈里最惨的棋子。 而且这场局,不只是输赢的问题,更是信誉的问题。中国已经拿出诚意,美国也暂时收手,只有荷兰还在拿一纸过时的法律宣战,国际社会怎么看? 连联合国贸易法律专家都表示,荷兰在没有法院裁决的前提下接管外资企业,是严重的司法越权行为。 现在,闻泰科技已经把荷兰政府告上了海牙国际法庭。这个案子如果成立,赔偿金额将达到数十亿欧元。 更糟的是,这会成为欧洲投资环境的一大阴影,毕竟谁还敢把企业交给一个说接管就接管的国家? 吕特政府此刻陷入两难。他要是硬扛,国内汽车产业和外资信心会先崩;要是学特朗普现在的姿态“转向TACO”,那就等于打自己的脸。 而且,荷兰不是美国,没那么多资本玩大国博弈的游戏。现在是贸易、投资、外交、舆论四面楚歌,真的是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很多人都在问:荷兰到底图什么?图市场?市场没了;图安全?芯片断供直接影响民生系统;图政治筹码? 结果发现主子早就改主意了。这回不只是骑虎难下,简直是被困在老虎胃里了。 这场局里,最悲哀的是荷兰不是输,而是被抛弃。美国随时可以转身,中国已经另起炉灶,欧洲大国也在自保,只有荷兰还在自我感动。 “主子们在喝酒,狗子却在舔血”,这句话在今天显得格外刺耳。 现在所有的目光都盯着海牙,看吕特下一步怎么走。是继续死磕到底,还是选择“战略调整”? 但不管怎样,这一夜,吕特的白头发,估计是挡不住了。 因为他终于意识到,这世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讲实力和时机的地方。很遗憾,他选错了队,也错过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