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统一台湾势不可挡,而且不会等待太久。为此美国正在为中国统一台湾做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快芯片工厂的建设。 先得说为什么芯片跟台湾统一这事扯得上关系。大家都知道,台湾的芯片产业,尤其是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占着多重要的位置 —— 全球先进制程芯片,比如 3 纳米、2 纳米的产能,台积电一家就占了快 60%。 过去美国一直把台湾的芯片产业当成 “牵制中国” 的重要筹码,毕竟要是台海局势有变化,全球芯片供应链都可能受影响。 可现在美国看明白了,中国统一台湾是必然趋势,到时候台湾的芯片产能自然会纳入中国整体产业链,美国想再靠拿捏台湾芯片来卡中国脖子,基本就没机会了。所以它急着自己建芯片工厂,就是想赶紧把芯片制造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免得将来被动。 美国这两年建芯片工厂的速度确实快得吓人。2024 年拜登政府签的《芯片与科学法案》里,专门拨了 520 亿美元补贴半导体制造,还给出税收优惠,就是为了吸引芯片企业去美国建厂。 像台积电早在亚利桑那州投建的工厂,原本计划 2025 年投产,现在硬生生把工期提前了半年,2024 年底就开始试生产 3 纳米芯片;英特尔也砸了 400 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 “芯片超级工厂”,预计 2026 年能产出先进制程芯片。 三星也跟着凑热闹,在得克萨斯州的工厂投资翻了倍,从 170 亿美元加到 340 亿美元,目标是 2027 年实现 5 纳米芯片量产。这些工厂可不是小打小闹,每一个都是投资上百亿美元、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大项目,美国这么着急推进,就是怕等中国统一台湾后,自己在芯片领域的优势没了。 而且美国建这些工厂,不只是为了自己用,还想把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搬到本土。过去全球芯片产业分工很明确,台湾负责制造,韩国做存储,美国搞设计,中国大陆侧重封装测试和中低端制造。 可美国现在想打破这个格局,让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都在美国形成闭环。比如它要求拿到补贴的芯片企业,十年内不能在中国大陆扩产先进制程产能,还逼着台积电把核心技术团队迁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 据说台积电已经派了上千名工程师去美国,连生产设备的调试都优先保证美国工厂。美国这么干,就是想在台湾统一后,彻底摆脱对台湾芯片的依赖,甚至反过来在芯片领域继续压制中国。 不过美国建芯片工厂也不是一帆风顺,里面的麻烦不少。最明显的就是人才不够,美国本土半导体工程师缺口很大,2024 年统计显示缺了差不多 7 万名,就算从全球挖人,也很难短时间补上。像台积电美国工厂就因为招不到足够的技术工人,试生产的时候还得从台湾调人过去支援。 还有成本问题,美国土地、人力、能源成本都比台湾高,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建设成本比台湾本土工厂高了 30% 还多,将来生产芯片的成本也会跟着涨,能不能跟统一后纳入中国产业链的台湾芯片竞争,还是个未知数。 另外,美国想靠建芯片工厂应对中国统一台湾,其实也暴露了它的焦虑。过去美国总觉得能靠产业链优势拿捏别人,可现在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快。 2024 年中国本土芯片自给率已经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到 28%,中芯国际已经能量产 14 纳米芯片,虽然跟先进制程还有差距,但进步速度让美国坐不住了。 它怕等中国统一台湾,再加上本土芯片产业起来,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霸权就保不住了,所以才急着建芯片工厂,想抢在前面筑牢防线。 现在美国的芯片工厂建设还在紧锣密鼓推进,比如亚利桑那州的台积电工厂已经完成了主要厂房的建设,英特尔俄亥俄州工厂的地基工程也快结束了。 但不管美国怎么赶进度,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统一台湾的进程不会因为美国的这些动作而放慢,而美国想靠建芯片工厂来抵消中国统一带来的产业影响,恐怕没那么容易。 毕竟芯片产业不是光靠砸钱建工厂就行,还需要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充足的人才储备和成熟的市场环境,这些都不是美国短时间内能补齐的。 可以想象,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相关国家的立场可能会发生调整,东西方的力量博弈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大势所趋,双方会在不断的沟通和协调中,逐步缩短差距,推动统一大业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