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共识,欧洲的骑墙派深受刺激,进退失据 这段时间国际上大事不断,特别是中美两国既在马来西亚谈判,又在韩国高层会晤,吸引了全球目光。在吉隆坡的谈判,美国居然主动让步,取消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还把24%的对等关税按下了“暂停键”,期限一年。咱们中国也展现了大国风范,调整了反制措施,延长了部分关税排除条款。更让人振奋的是,10月30日,双方高层在韩国会晤1小时40分钟,达成了很多共识,川普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接连在社交媒体放话,甚至说给会晤打″12分″。 这"两来两往″,可谓是双赢,中方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美方也保住了面子和选票。眼看着中美关系迎来小阳春,本该是件好事,可有人却坐不住了。 最着急的当属欧盟,你看看德国总理默茨,直接急得跳脚,当场喊话欧盟:“绝不能让中美独自决定技术未来!”这话听起来硬气,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后知后觉的焦虑,早知如今,何必当初。 那么问题来了,欧盟为啥这么着急?德国总理为啥跳脚?说到底就是中美博弈一旦降温,美国的“枪口”很可能就要调转方向,针对谁?大家一目了然。更糟糕的是,欧盟早就错过了最佳选择时机,当初和美国一会合作,一会硬刚,到头来里外不是人。对中国时而笑脸时而大棒,偏偏要当“墙头草”,玩心眼,现在可好,弄了个猪八戒照镜子的下场,被两头拿捏。 细想欧盟这个困局,完全是自作自受,既想跟着美国遏制中国,又舍不得中国的巨大的供应链;整天喊着要“去风险”,自己却又没那个实力独立自主。国际舞台上,最终靠的是实力说话,光会打嘴炮有什么用? 现在的局面再清楚不过,中美这两个大国握手言和,最尴尬的就是那些左右摇摆的骑墙派。欧盟若再不认清现实,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