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普京去世了,战争会不会立即结束?我直说吧,普京要是今天在任上去世了,你最好祈祷不要爆发世界大战。要知道,普京在俄罗斯可以说是最温和的鸽派了,很多俄罗斯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对其不满的,认为普京太软弱。所以,如果普京死了,上台的必将比普京更加鹰派。 先得搞明白,为啥说普京算 “鸽派”。就拿俄乌冲突来说,从 2022 年冲突爆发至今,普京的打法一直透着克制。俄军最初发起行动时,并没有采取无差别攻击,反而强调 “精确打击”,尽量避免伤及平民,这也是冲突没能像外界预想的那样 “速战速决”,反而拖成持久战的原因之一。 即便在战局胶着的阶段,他也始终留着和谈的口子,早期还推动俄乌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进行谈判,只是后来因为基辅方面受西方压力才陷入停滞。这种 “以战促谈” 的思路,在极端民族主义者眼里,就是 “软弱” 的表现。 俄罗斯国内的极端民族情绪早就暗流涌动。全俄 “夜狼” 摩托车俱乐部领导人扎尔多斯塔夫这类强硬派,早就把国内反对派称作西方安插的 “第五纵队”,甚至公开宣称要 “全力打击消灭他们”,这种论调完全突破了政治多元化的底线。 他们对普京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觉得他在领土问题上不够激进,对西方制裁的反制力度也不够狠,不少人公开喊话 “要彻底拿下乌东,甚至扩大控制范围”。更关键的是,这些极端势力并非边缘群体,在军方和安全部门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再看可能的接班人选,也很难让人乐观。2024 年总统选举时,除普京外的三位候选人都因对乌立场强硬受到西方制裁,这说明他们在核心政策上只会比普京更激进。 像 “圣彼得堡帮” 新星图尔恰克这样的建制派高层,即便自身有争议,也得迎合国内的强硬情绪才能站稳脚跟,毕竟在俄罗斯政坛,对西方示软几乎等于政治自杀。 而军方背景的人物更不用说,俄外长拉夫罗夫早就放话 “解放顿巴斯是无条件优先事项”,这种态度在军界很有代表性,要是这类人掌权,只会加大军事投入,不会轻易收手。 西方的反应更会火上浇油。美国借着俄乌冲突已经实现了削弱俄罗斯、绑定欧洲的战略目的,肯定不会轻易让局势降温。要是俄罗斯新领导人摆出更鹰派的姿态,西方必然会加码制裁和军援,双方的对抗只会升级。 更危险的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可能会把核威慑当作 “破局” 的手段,这种冒险行为一旦失控,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毕竟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冲突,随时可能滑向更可怕的境地。 普京的存在其实起到了平衡作用,他既维持着对西方的强硬立场,又守住了避免局势全面失控的底线。那些觉得他 “软弱” 的极端势力,恰恰是打破平衡的危险因素。 一旦这个平衡点消失,上台的人要想巩固权力,必然会用更激进的手段回应国内情绪和外部压力,到时候别说结束战争,恐怕连控制冲突规模都成了难题。 普京的存在本身就是俄罗斯内部稳定的“压舱石”,他通过强硬手段压制了派系斗争,也让西方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俄罗斯可能会陷入内部斗争、外部干预的恶性循环。 到那时,乌克兰战场反而会变成次要矛盾,全球可能被迫在核战争阴影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