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线被大火淹没!乌军弹尽粮绝敢死队拼命冲锋全部惨死,俄温压弹、火箭弹炸爽! 俄军这回玩真的,把两拨乌军死死围在里面,断粮断弹的乌军实在没辙,派敢死队拼命冲锋想撕开口子,结果不仅没成功,还被俄军的温压弹、火箭弹炸得一片狼藉,尸体遍地,那场面看着都揪心。 最先被逼到绝路的是库皮扬斯克那五千多乌军,俄军里三层外三层把他们裹得严严实实,连只鸟都飞不出去。俄军这次明显是早有准备,不打没把握的仗,提前就把周边的高地、必经之路全占了,特别是奥斯科尔河的渡口,被突击队守得死死的,直接断了乌军最可能的突围路。 之前乌军还盼着外围部队来救,可俄军早料到这手,用无人机和远程炮火在外围织了道火力网,增援的乌军刚靠近就被打回去,试了好几次都没冲进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圈里的兄弟陷进去。 和库皮扬斯克的包围圈对着干的,是顿涅兹克的红军城,这的仗打得更糟。红军城是乌军在顿涅兹克的防御核心,也是后勤中转站,早就成了俄军的重点打击目标,现在大部分地方都被俄军拿下来了。 俄军步兵一路推进到绍塞纳亚街,差不多从西到东把整座城穿了一遍,把乌军的防线搅得稀烂。之前乌军在红军城修了好几年的工事,地下掩体、反坦克沟、钢筋混凝土碉堡一堆,本来以为能扛一阵,可俄军根本不跟他们硬拼消耗,直接先端了关键的火车站枢纽。 “短号”反坦克导弹精准砸中调度中心,混凝土爆破车把铁路隧道堵死,顿巴斯前线七成的物资运输通道一下子就废了,没了补给,再结实的工事也白搭。 被围的乌军日子一天比一天难,子弹越打越少,吃的喝的也快没了,有士兵在通讯里喊“子弹比伏特加还难搞”。等着增援没指望,乌军只能豁出去,组织敢死队想从红军城的缺口冲出去。 这些敢死队士兵抱着必死的心思往前冲,可刚跳出掩体就暴露在俄军的火力下。俄军的无人机早就把战场摸得明明白白,“柳叶刀”无人机像老雕似的在天上盘旋,盯着冲锋的敢死队就打,一枚枚弹药砸下去,把突围的路炸成了一片火海。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没跑几步就倒了,后面的踩着战友的尸体接着冲,结果刚到开阔地,俄军的温压弹就炸过来了。温压弹一炸,高温和冲击波瞬间扫过战场,火焰把整个突围区都吞了,敢死队连突破口的边都没摸到,就全倒在冲锋的路上了。 其实在敢死队冲锋之前,俄军早就用精准消耗战术把乌军耗得差不多了。无人机成了乌军的死对头,白天黑夜在天上转着侦察,看到指挥官、重武器阵地或者补给点,要么直接炸,要么给后方的火箭弹、火炮指路精准打击。 有一回乌军一个补给点刚收到点弹药,就被俄军无人机盯上了,紧接着火箭弹就铺天盖地砸下来,弹药被引爆烧起来的火,连旁边的掩体都烧穿了。 这种精准打要害的战术,不光杀了乌军不少人,更把他们的士气打垮了,就红军城那边,就有370个乌军士兵扛不住投降了,创下开战以来单月投降最多的纪录。 更让乌军绝望的是,顿涅兹克还有另一拨5500人的部队也被俄军围了,俄军用的跟库皮扬斯克一样的法子,先断补给线,再慢慢缩小包围圈。 这的乌军也一样没粮没弹,有支带西方雇佣兵的部队等着“标枪”导弹来救急,结果等来的是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的轰炸,等到他们绝望地举白旗时才发现,俄军的喷火坦克都开到街角了。 有乌军指挥官在通讯里说,俄军的小股渗透部队都摸到防线里面了,把防线搅得一团乱,想重新组织抵抗都没法弄。 俄军这回能把乌军逼到这份上,关键是战术改得彻底。以前俄军还死磕正面强攻,一天打几万发炮弹也难打下来,自己损失也不小,就2024年11月,一个摩步旅就丢了三分之二的坦克。 现在改成先掐断后勤,用便宜的无人机代替贵的导弹,15分钟就能完成侦察、定位、打击一整套流程,比乌军两小时的反应速度快多了。就像库皮扬斯克和顿涅兹克的包围圈,看着是靠人多,其实是靠精准打击把乌军的补给和增援全断了,让他们只能干等着挨打。 现在被围的乌军别说冲出去,能不能等到下一波救援都不好说。敢死队冲锋惨败那事已经说明白了,在俄军密集的火力网面前,硬拼就是白送命。 可俄军还在不断缩小包围圈,无人机侦察得更勤了,温压弹、火箭弹也没停过,明摆着要把这两拨乌军全收拾了。不知道乌军高层能不能想明白,光靠硬冲根本改变不了战局,再这么耗下去,只会有更多士兵白白送死,可现在包围圈都形成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破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