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大家在聊电池安全问题,关于电池材料这事儿,大家的争吵和讨论就没断过。所以今天想从电池材料入手深入聊一下电池安全。
目前国内的电池材料实际上,一是磷酸铁锂(LFP),二是三元锂(NCM),至于那种 “铁锂 + 三元锂” 的混合材料,本质还是这俩的搭配。
两种材料各有优劣:
铁锂: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便宜,但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低温性能稍弱;
三元锂: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续航长、冬天冷的时候掉电少;但扛高温的能力弱,成本较高。
但,单就从安全性上说,那铁锂确实没话说,优势很明显。它的材料结构更稳定,扛高温的能力强太多。
铁锂在500°C以上才开始分解,甚至可达700-800°C,且分解缓慢,不释放氧气,不容易剧烈燃烧;
三元锂在200-300°C左右就开始分解了,并且分解速度比铁锂更快,同时还会释放氧气助燃,容易引发爆燃。
也正因为铁锂又便宜、又安全,所以近年来铁锂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
就盖世汽车今年公布的数据来看,铁锂的装机量由2023年的占比61%正逐步上升至74%,主要集中在15-25万中端车型;而三元锂的装机量正由2023年的38%比下降至约为25%,集中在30万以上中高端车型。
那有人就问了,怎么越贵越不安全?这不花钱找罪受吗?那车企也不把用户当傻子,肯定是物有所值的。前文提到过三元锂的续航表现很好,特别是低温续航。因此低镍三元锂电池多用于续航要求较高的车型,如增程型汽车或者北方用户。
毕竟电池本身就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续航、安全、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等要素达成一个统一。换句话说,续航好的铁锂,它是一块好电池;安全性好的三元锂,它同样是块好电池。
同样,安全的电池也不只是片面的材料稳定就安全,结构、智能化设计这些都很重要。
就算是三元锂,只要设计到位,安全性也能拉满。比如问界M9采用的巨鲸电池2.0就是采用三元锂+磷酸锰铁锂混合电芯,人家光防护就做了好几层,电池包底部采用了三层防护,电池包内部又采用了五层热安全防护。再配合云端BMS电池管理和单电芯的设计,在安全性问题上也没毛病。
还有,小鹏X9的63.3度超快充磷酸铁锂增程大电池,纯电能跑 452 公里,10 分钟就能充 313 公里,还配了 AI 电池管理和4-3-4立体防护结构,同样是 “续航 + 安全” 双在线。
作为消费者来说,那我肯定既要安全,又要续航啊。电池材料不是电池安全唯一的解,更得看车企给的整体电池方案——材料、结构、智能管理都到位了,才是真的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