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波操作真是绝了!刚出台新规卡我们脖子,不准中国买高端光刻机,结果你猜怎么着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30 17:57:33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绝了!刚出台新规卡我们脖子,不准中国买高端光刻机,结果你猜怎么着?格力反手就上演了一出“教科书式反击“,三十台进口设备订单直接甩进垃圾桶,转头就和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签下21.8亿天价大单! 荷兰这次收紧的不只是高端光刻机出口,连部分DUV光刻机的出货许可都给撤销了,ASML自己都承认订单和服务会受影响。这招明摆着是想在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卡我们。 格力的反击可不是一时冲动。21.8亿的大单背后,是对国产设备实力的十足信心。现在的国产设备早不是当年的样子,在多个领域都拿出了硬实力。 被格力选中的北方华创更是国产设备的龙头。它的产品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等多个关键环节,2024年上半年营收都冲进全球设备厂商第七位了。 北方华创的SiC长晶炉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五成,累计装机量早就突破千台。在刻蚀设备领域,它推出的12英寸介质刻蚀机还能扩展到存储领域。 中电科48所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同样根基深厚,尤其在特种工艺设备上的技术积累,刚好能满足格力在高端制造上的需求,双方合作是强强联合。 荷兰可能没算到,中国早成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23年咱们设备出货额就有366亿美元,同比增长29%,这个体量他们真能轻易放弃? ASML的年报里写得明白,中国订单曾贡献了阶段性的高增长,而且服务和备件收入的黏性特别强。现在硬卡脖子,最先疼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现金流。 格力这步棋走得妙,既用订单支持了国产厂商,又给其他企业做了榜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把新增订单向国产设备倾斜,这就是最好的反制。 有人担心国产设备技术跟不上,其实多虑了。屹唐半导体的快速退火设备都进了5纳米量产线,3纳米研发机台的认证也在推进。 刻蚀设备领域,中微公司的设备能覆盖28纳米及以下制程,对付3D NAND的高深宽比刻蚀也不在话下,深宽比能处理到60:1以上。 即便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的光刻设备,国产也有突破。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满足90纳米到280纳米制程需求,更先进的ArF光刻机也被纳入推广目录。 这股国产替代的浪潮里,不只有设备厂商在努力。烁科中科信的高温离子注入机实现100%国产化,盛美上海的清洗设备都卖到欧洲去了。 荷兰的限制反而成了催化剂,逼着我们把材料、光源、控制系统这些“卡脖子”的点逐个突破。现在国产设备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提升。 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预计能增长9.6%,行业复苏态势明显。这个增长速度,就是对外部限制最有力的回应。 格力的选择也让更多人看清,自主可控不是一句口号。用真金白银的订单滋养国产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海外设备的依赖。 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拿到的不仅是订单,更是发展的底气。有了市场反馈,他们能更快迭代技术,进一步缩小和国际巨头的差距。 那些曾经觉得国产设备不靠谱的声音,在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和订单数据面前,已经越来越微弱。事实证明,给国产机会,就能带来惊喜。 这场较量是长期的,但方向已经明确。稳住制造、扩大本土供给,外部挤压的空间自然会被压缩,我们的主动权也会越来越多。中国光刻技术 中企光刻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