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方现在估计是心惊肉跳!民进党当局怕是冷汗直冒!一方面是我们的解放军让轰-6K在台海进行对抗训练,台湾本岛海岸线是清晰可见,另一方面是美国在南海连折两架战斗机。美国出师不利,而我们动作是越做越大,很显然,现在有压力的一定是美国。 那艘 1975 年就开始服役的 “尼米兹” 号,早就是艘超期服役的 “老古董”,设计寿命原本撑死 40 年,结果硬生生被拖到快 50 年,原定 2020 年退役的计划因为福特级航母掉链子一再推迟,今年 4 月从母港出发后连轴转了 7 个月,中东打完胡塞武装又马不停蹄赶往南海,压根没捞着正经休整。 别光看它甲板上飞机摆得整齐,骨子里早被岁月和超负荷运转折腾得千疮百孔,蒸汽弹射器动不动就掉链子,故障率比设计标准飙了 3 倍,拦阻系统故障次数也涨了 2 倍多,就这状态还硬扛 “威慑任务”,纯属打肿脸充胖子。 更打脸的是 10 月 26 日那短短半小时,14 时 45 分 MH-60R “海鹰” 直升机刚栽进海里,15 时 15 分 F/A-18F “超级大黄蜂” 就跟着往下跳,虽说 5 名飞行员都救上来了,但这脸算是丢到全世界面前。 懂行的都知道,这俩机型本身就是 “问题户”,MH-60R 服役至今 17 起重大事故里 6 起都跟尾桨传动系统有关,F/A-18F 的发动机早被查出涡轮叶片裂纹,2024 年刚召回 127 台同款发动机,现在整个系列战机可用率才 62%,连军方 70% 的及格线都摸不到。 美军自己都承认,当时飞行员满脑子都是赶任务,压根没顾上仪表警告,这哪是操作失误,分明是长期高压下的必然崩溃。 这背后全是美军自己折腾出来的恶性循环。美国造船业早就萎缩得不成样子,全美国能维护尼米兹级航母的船坞就两个,中期换料大修一耗就是 40 个月,“乔治・华盛顿” 号拖了工期,“斯坦尼斯” 号就得在泊位上干等,导致 2024 年美军能部署的航母长期只有 3 到 4 艘,亚太地区甚至出现过半年的 “航母空窗期”。 装备维护更是乱成一锅粥,国防部拿不到关键武器的数据权,F/A-18 的射频电缆图纸求了好几年都没要来,只能从停飞飞机上拆零件凑数,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玩法,只会让故障越来越多。更讽刺的是,前段时间美国政府停摆发不出军饷,不少士兵得靠贷款、领救济过日子,饿着肚子还得硬撑着搞 “威慑”,士气低落到家了。 反观解放军这边的动作,那叫一个稳准狠。轰 - 6K 在台海的对抗训练里把台湾海岸线照得清清楚楚,这种近距离的威慑比任何警告都管用。 要知道美军飞行员现在年均飞行时长比 2015 年多了 37%,疲劳事故率涨了 22%,之前 “杜鲁门” 号在红海就因为胡塞武装的威胁摔过飞机,现在面对解放军的常态化训练,美军官兵更是 “做贼心虚”,生怕被反制,精神高度紧张下不出错才怪。 美军自己也清楚,“尼米兹” 号这出 “谢幕演出” 搞砸了,事故只会加速它的退役进程,但福特级顶不上来,其他老舰也都在硬扛。2022 年 “林肯” 号创纪录连部署 295 天,2024 年 “鱼鹰” 机在日本坠毁致 8 人死亡,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战略透支的必然结果。 民进党当局盼着美国航母撑腰,结果等来的是连摔两架飞机的 “狼狈戏码”,解放军的训练强度越来越大,美军的老底却越揭越短,谁的压力更大,明眼人一看就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