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丶法国丶英国丶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荷兰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下了狠手,直接冻结了人家在全球的资产,还强行罢免了中方高管,把将近全部的股权都交给第三方托管了。它用的理由特别唬人,说是安世半导体对荷兰和欧洲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这事儿听起来就蹊跷。安世半导体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子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挺重要的。人家在荷兰正常经营了好几年,运营团队本来就有很多欧洲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 更关键的是,荷兰这次动手的依据是一部70多年前冷战时期的法律,《物资供应法》。这法律本来是为了在紧急状态下保障关键物资的,现在却被荷兰拿来粗暴干预一家正常运营的中国企业,这分明是滥用“国家安全”的概念。 荷兰为啥突然这么横?仔细一瞧,背后站着美国呢。美国刚出台一个叫“穿透规则”的东西,意思是如果母公司被美国制裁了,那它控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得跟着受牵连。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之前就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 这个“穿透规则”一出,荷兰立马跟上,对安世半导体动手了。有法院文件甚至显示,美国和荷兰之前就商量过,美方直接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的中方CEO。这配合打得也太默契了,荷兰分明是心甘情愿给美国当“马前卒”。 中国这次可没惯着它。商务部反手就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它从中国出口特定的关键元器件和组件。这一招非常精准。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差不多一半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中国的出口管制一出来,荷兰那边所谓的“保障供应链安全”的说法立刻就显得很可笑了,资本市场马上就有了反应。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稀土这玩意儿对半导体生产可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这一套组合拳,等于是捏住了荷兰的痛处。 荷兰这下可有点慌了。他们发现玩脱了,赶紧想找补。荷兰的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曼斯急吼吼地请求访华,想来解释解释,求个情。更有意思的是,荷兰还赶紧宣布要和美国在情报共享方面“划清界限”。这明显是想做给中国看,表明自己不想完全跟着美国跑,希望能换来中国的缓和态度。 不过,中国这边反应很冷静,没有马上答应荷兰的对话请求,先“冷处理”了。态度很明确:光嘴上说说不算数,得看实际行动。中国要的很简单,就是荷兰立刻纠正错误,停止欺负中国企业,给中国投资者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 之前那种“杀鸡给猴看”的策略,有时候效果不好,就是因为选的“鸡”不够分量,或者时机不对,显得像是挑软柿子捏。 但这次不一样,荷兰这个目标选得很有讲究。它虽然不是美国那样的一流强国,但也是西方阵营里一个重要的发达国家,而且它这次犯错证据确凿,背后还有美国指使的明显痕迹。拿它开刀,分量足够重,理由也足够充分。 中国这次反击,说白了就是一场经典的“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惩罚荷兰这只“鸡”,真正的警告对象是美国那只“槐”,以及所有可能想跟着美国起哄、打压中国的其他势力。 中国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任何跟随美国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会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荷兰的车企和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跨国公司已经因为这事儿感到难受了,这正好让其他国家看看,跟着美国瞎折腾会有什么后果。 说到底,荷兰这回是打错了算盘。它可能以为跟着美国老大混,能捞到点好处,或者至少能安全点。但它没想明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供应链里最关键的一环。得罪了中国,自己先得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荷兰以前靠当贸易桥头堡发家,现在却干出自毁信誉的事儿,长远来看,以后还有多少企业敢放心去荷兰投资? 中国这次选择荷兰作为反制的典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表明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又要控制好分寸,避免局势过度升级。 通过精准打击荷兰在半导体领域的不当行为,中国向所有国家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基于虚假信息的政治操弄和单边霸凌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公平竞争和市场原则,才能真正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现在压力全在荷兰这边了。是继续硬着头皮当美国的“马前卒”,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是拿出诚意,纠正错误,挽回一点自己在国际社会的信誉? 它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己能不能从这场危机里爬出来,也会被其他正在观望的国家看在眼里。中国这把“刀”已经举起,荷兰这只“鸡”的命运,就看它自己如何抉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