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回应质疑小米冬测陈震回应小米冬测质疑:聚焦“冬测”定义与测试价值
针对近期汽车之家发起的小米YU7等车型“准冬测”引发的热议,车圈顶流陈震公开回应质疑,核心聚焦测试温度界定与“冬测”概念的行业共识问题。
此次引发争议的测试由汽车之家主导,于10月23日在北京3-13℃的环境下进行,将小米YU7、理想I6、特斯拉Model Y三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纳入续航测试,结果显示小米YU7以83.6%的续航达成率位列第一。雷军转发相关数据后,“10℃左右的测试能否称为冬测”成为舆论焦点。
陈震从技术特性与行业标准出发提出明确质疑:“这三台车用的都是磷酸铁锂电池,理论上零度到零下10度,续航才可能会有衰减,10度的气温也叫冬季测试,不太合适吧。”他强调,行业公认的“冬测”应聚焦零下10度及更低的极寒环境,核心验证低温下的续航衰减、冷启动等用户核心痛点,而10℃环境下电池活性充足,衰减有限,难以反映严寒地区的真实用车场景。
对于测试标注的“准冬测”说法,陈震认为仍存在误导性。他指出,即便测试对长江流域等冬季高频10℃左右气温的地区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脱离“极寒”核心属性的“冬测”表述,易让消费者对车辆低温性能产生误判。不过他也未否定测试本身的公平性,承认三款车在同一环境下测试的数据具备横向对比意义,争议核心在于概念界定而非测试过程。
此次回应延续了陈震一贯的专业视角,其观点也折射出行业共性认知差异:一方认为测试贴合多数地区实际冬季温度,具备实用价值;另一方则坚持冬测应锚定极寒极限场景,确保概念严谨性。目前,小米方面尚未针对该质疑作出进一步回应,而这场争议也让“冬测”标准的明确性成为行业关注的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