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啥记恨中国?说白了就是眼红。1981年两国GDP差不多,印度1930亿美元

不负赋墨尘 2025-10-30 00:08:23

印度为啥记恨中国?说白了就是眼红。1981年两国GDP差不多,印度1930亿美元,中国1950亿美元,到了1982年,印度2000亿,而中国2050亿,又是就差那么一丢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81年,中国和印度的GDP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时,印度的GDP大约是1930亿美元,而中国是1950亿美元,差距只有20亿美元,简直是零头。   更重要的是,两国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贫困、低工业化水平、农业占主导地位、基础设施落后。那时的印度,也许还不认为中国会在未来崛起。   毕竟,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好,铁路总里程远远超过中国,纺织品出口也是全球领先。   这一时期,印度人对自己充满信心,觉得只要坚持努力,未来就一定能够赶超中国。   1982年,印度的GDP达到了2000亿美元,而中国仅有2050亿美元,两国的差距依然很小,几乎没有谁能预料到未来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然而,1983年发生了一个关键转折点——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全面推进。邓小平同志一声令下,改革大刀阔斧地展开,沿海地区迅速变成了一个个工地,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外资也纷纷涌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开始逐步成型。大量农民走进工厂,短短几年间,中国便完成了一个工业化的飞跃。   到了1985年,中国的出口额已经突破了270亿美元,而印度依旧停留在80亿美元的水平。印度人瞬间懵了,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原本他们一直看不上的中国,居然悄悄超过了自己。   印度依旧停留在老旧的国企体系里,企业生产力低下,民间企业则因为过度的官僚主义,无法获得发展。   进入1990年代,差距进一步拉大。到1991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3600亿美元,而印度依然停留在3200亿美元。   印度的外汇储备濒临枯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逼迫印度进行经济改革,但这时候的中国已经悄悄完成了自己的飞跃。   中国在1990年后,随着改革深化,出口品种多样化,世界工厂的地位愈发稳固,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与此同时,印度的经济增长却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虽然印度也在发展自己的软件和服务业,但整体工业化进程严重滞后,制造业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印度的经济并未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更是如坐上火箭般飞速前进,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制造业、科技、基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相反,印度的经济增速显得越发疲弱。   2005年,中国的出口额达到7600亿美元,而印度依旧停留在1000亿美元的水平。这一巨大的差距,令印度始终无法释怀。   印度的“眼红”情绪越来越强烈,早年,两国经济水平相似,印度曾经有过超越中国的梦想。但随着差距越来越大,印度开始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中国一方面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印度却始终无法赶超。   印度人经常把中国与自己进行比较,尤其在基建、制造业、科技等领域,中国的优势愈加明显。   比如中国的高铁,早在2008年就开始投入建设,2023年运营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全球占比超过70%,而印度至今才开始修建高铁,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项目,计划2017年启动,但2024年仍未竣工,且预算超支。   中国的高铁和港口在全球领先,而印度的基础设施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港口和机场的吞吐量,根本无法与中国的主要港口相比。   印度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中国有巨大差距,在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上也远远落后于中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甚至连手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都几乎占领了全球市场。   而印度的制造业一直依赖于外国技术和零部件,本土产品的核心技术几乎为零。   印度的“印度制造”计划一直未能实现,尽管印度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本土产业,但目前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仅为17%,远远低于中国的27%。   中国的成功实际上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印度发展的短板。印度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制造业缺乏竞争力,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社会不平等严重。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远远不够,尤其是种姓制度和贫富差距,严重限制了印度社会的流动性。2023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8.5岁,而印度则为69.7岁,差距接近10年。   另外,印度虽然在软件和服务业上有所突破,但与中国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全面突破相比,印度的优势显得微不足道。   中国几乎所有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都在国内完成,而印度的产品却必须依赖大量的进口零部件。即便印度尝试在半导体领域追赶中国,然而进展缓慢,技术研发始终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0 阅读:102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