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突然急着和中国开展永久性的边界谈判?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再不赶紧谈,那曾经只是网上笑谈的“恒河分界线”,很可能真的会变成现实。 当年,英国人在西姆拉会议上,背着中国中央政府,跟西藏地方代表私下画了这条线,想把九万平方公里土地划进英属印度。 但不管是当年的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历届中国政府,从来没认过这笔账,国际法里“条约得经主权方同意”的规矩,早就把这条线的合法性给否了。 真正让印度坐不住的,是中国这些年在边境实实在在的建设。 以前边境不少地方荒无人烟,现在不一样了,公路修到了哨所门口,铁路也在往高原延伸,新藏公路每年能运四百多万吨物资,铁路更是把补给时间缩短了三成,高原上的货站能做到72小时把物资送往前线。 藏南周边,川藏铁路打通了几十座冻土隧道,班公湖的环湖公路全年都能走,军民两用机场也在关键位置布了网。 这些可不是摆样子的工程,现在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地方,中国的观测点能把印度平原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部队调动速度比印度快了不止一点。 再看印度自己的边境基建,说起来真是有点尴尬。过去五年,他们边境道路建设就死了一千多工人,平均两天就有一个人因为塌方、高原病或者事故没了,2021年一年就死了三百多人。 就算砸钱也没辙,2024年拨了三百多亿在藏南修高速,引进了不少外国设备,可高原冻土施工、冬天维护这些核心技术还是没搞定。 他们最看重的“战略公路”,一到冬天就封路半年,只能靠空投补给,又贵又不靠谱。 这时候再看“恒河分界线”那个说法,本来只是网友随口聊的,可偏偏有文物能佐证。西藏日喀则有块《大唐天竺使碑》,清楚写着唐朝和天竺当年就以恒河为界,还派兵守在北岸。 印度阿萨姆邦还藏着明代的信符,那是当年大明设官管辖的证据,史书里都记着朱元璋攻占云南后,在恒河流域搞了“三宣六慰”制度,印度北部当年是主动称臣纳贡的。 他们总拿殖民时期的划线当依据,可按这逻辑,中国千年的文物和正史记载,分量不是更重吗? 而且印度国内的情况也不允许它再拖了。经济上,失业率居高不下,农村很多人没活干,城市年轻人找工作也难,美国的关税政策又让“印度制造”受了重创。 军事上,战斗机中队缺口一大截,高原装备跟不上,跟中国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周边国家也都在跟中国搞合作,尼泊尔的高铁、斯里兰卡的港口,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也在减弱。 印度现在急着谈,其实就是怕再拖下去,中国的基建把实际控制区扎得更牢,到时候谈判桌上真得按“谁实际控制算谁的”来。 那时候别说藏南,可能连“恒河分界线”都得拿出来谈。 说到底,边界问题从来不是靠嘴硬就能解决的,得面对现实。中国一直愿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前提是双方都得有诚意,不能总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实看下来,印度这次急着谈,本质上是认清了差距,知道再耗下去对自己没好处。可谈判不是光着急就行,得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想着耍小聪明。、
美国为何不敢动古巴?因为它们在古巴手上吃过大亏,每次都刻骨铭心!美国敢招惹俄罗斯
【1评论】【10点赞】
遛遛
怕当出头鸟,争议地区被老美策划一下搞点事件,不上也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