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网被一条消息惊到失语,高市早苗亲自签了份让人看不懂的“天价协议”,日本要掏出5500亿美元,实打实砸给美国的能源AI关键矿产等21个项目。 前首相石破茂任内,美国就威胁要对日本征收25%的高关税。 为了保住出口,石破茂磨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谈出个框架: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把关税降到15%。 但具体钱怎么出、怎么投、利润怎么算,双方谁都不让步,最后谈崩,石破茂也被舆论骂下台。 没想到高市早苗一上任,直接签了字,还几乎全盘接受美国的条件。 最扎眼的地方,是投资结构被彻底改了。 原来日本打算只拿出1%-2%的直接投资,剩下全是贷款。 可现在,直接投资暴涨到4000多亿美元。 也就是说,日本不光出钱,还得出人出技术,把自己拿手的半导体、稀土提纯、AI芯片全往美国送。 尤其是稀土领域,日本技术全球数一数二,本来能靠这吃饭,现在反倒得自己掏腰包帮美国建产业链,连技术团队都得派过去,等于白送家底。 美国选的第一个项目是阿拉斯加石油开采,从21个项目清单看,美国人最中意的是能源这块:两个小型核电项目就要2000亿美元,松下还得掏150亿美元帮美国AI数据中心建储能系统,东芝、软银也被拉下水。 可这些项目怎么投、日本能否插手,美国都说了算。 协议明确写着,所有投资得经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领导的委员会审核,日本只能提建议。 要是不同意,美国就能立刻把关税调回去。 高市早苗之所以这么着急签,其实是想靠“送钱”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 她上台后口口声声说要打造“日美同盟黄金时代”,特朗普访日时,她还特意请出安倍晋三的遗孀出面寒暄,换来一句“美国会支持日本”的空话。 但日本民众可不吃这一套。 签约当天,首相官邸外抗议声不断,标语上写着“不要再跪了”“这是卖国协议”。 不少人怒斥政府,物价飞涨、工资停滞,还要拿纳税人的钱去讨好美国。 说白了,这5500亿美元就是一份昂贵的“保护费”。 日本想靠砸钱买到美国的市场和安全庇护,却把自己的产业、技术和财政都押上去了。 特朗普在航母上笑得合不拢嘴,称日本是“最忠实的投资者”。 可对日本来说,这笑声背后,是更沉重的债务、更被掏空的经济。 这份协议看似合作,其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收割”。 日本能得到什么,没人敢保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离美国越近,就离独立发展的未来越远。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看看新闻K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