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式宣布!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

雨中山果落 2025-10-29 23:31:29

美国正式宣布!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今年4月17日放出这个决定,说是为了应对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所谓不公平做法。 结果从10月14日开始,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只每次进美国港口,得按净吨位交50美元的费用,而且这还只是起步价,以后每年涨30美元,到2028年能到140美元。 这不光针对中国船东,还包括中国建造的船,就算运营方不是中国企业,也得按每吨18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120美元,取高的那个来算。 汽车运输船也有份,每吨14美元起。缴费得提前通过他们财政部的系统办,晚了就别想卸货。全球前十大航运公司里,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得扛大头,预计2026年多出15.3亿美元成本,占总增加费用的近一半。 其他像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这些,影响小得多,因为他们中国造船比例低。韩国长荣甚至一分不加。这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全球订单53%在中国,美国自己造船成本是我们的五倍,一艘万箱船他们要6亿美元,我们只要1.2亿。 他们不从技术上追赶,却用这种行政手段压人,算盘打得响,但实际效果得看市场消化。 中国交通运输部10月10日就公布反制措施,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运营的船只,还有美国旗船和美国造船,征收特别港务费。 起步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约合55美元,之后分阶段涨,到2026年4月640元,2027年880元,2028年1120元,大概154美元。 缴费只在第一个中国港口收,一年最多五个航次,超过的不用再交。中国造船但美国相关的豁免,进船厂维修的空船也免。 这是对等回应,美国先违反国际贸易原则和中美海运协议,我们就按规矩回击。 全球航运格局里,中国造船完工量占47.2%,新订单64%,手持订单57.6%,稳坐第一。美国呢,2024年商用船不到10艘,市场份额不足1%。 他们工会从2024年3月就开始请愿,贸易代表办公室用301条款调查,12月出船舶法案,要15年内美国进口货物10%用本土船,还想把船队从80艘扩到250艘。 可现实是,美国人工贵,产业链弱,连军舰零件都得从印度买,印度再转包中国。 费用增加肯定传导到贸易链条上。美国农协和出口商松口气,因为空船进港装美国货的不收,但整体物流成本涨了。 上海到洛杉矶航线每箱附加费可能上千美元,中国出口家电、电子产品价格抬高,美国消费者买单。农场主60%农产品靠海运,利润被挤,去年运费高峰时一个40尺箱子到2万美元,他们还得硬扛。现在再加层费用,通胀压力更大。 全球班轮公司总成本2026年多32亿,中美贸易相当于加4%关税。洛杉矶港吞吐量预计降12%,港口工人饭碗悬。 船东们头疼,深圳物流公司天天电话问对策,公海上没及时缴费,船得漂着,仓储和滞期费堆起来,没法进合同。航线调整难,大船绕行,联盟重组,非中国船替换中国造的。 韩国日本船厂可能捡订单,美国想分羹,但成本高,难竞争。 中国反制不光是钱的事,商务部和海关总署9月底修国际海运条例,明确歧视就对等。还管制稀土、锂电池材料出口,美国汽车业6月就因稀土短缺闹停产,新能源计划卡壳。 产业链上,我们有底气,美国依赖中国商品高,尽管出口额比高峰期缩水,但很多领域离不开。2021年运费飙升,美国商家照样进口,成本自己消化。 现在这波,估计也一样,最终消费者买单。全球海运120亿吨,中国贡献30%,就业超2000万,稳定事关民生。 美国霸权逻辑暴露,竞争不过就耍赖。中国不怕,基于规则防御。贸易摩擦是大图景,我们以人民安康核心。港口吞吐150亿吨,护就业。 历史证明,软弱换不来尊重,实力才能赢得和平。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雨中山果落

雨中山果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