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参加什么连续打卡活动了[偷笑]!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哈,咱就拿那个短视频平台举例呗。你看现在满大街都是低头族,手指头划拉得飞快,其实好多人都被这种签到机制给拴住了。我这人吧平时挺佛系的,结果愣是被养成条件反射了,每天早上眼睛还没全睁开呢,手就已经摸到手机戳开软件了。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前阵子我还专门琢磨过这套玩法,发现里头门道深着呢。平台把心理学那套正向反馈机制玩得出神入化,每次完成任务就给点儿小甜头。刚开始觉得新鲜,后来慢慢就变味儿了。有天半夜我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居然在梦里还在数金币进度条,吓得我一身冷汗。 这事儿真不能细想。 现在我算明白了,那些产品经理在设计这种功能的时候,压根不会考虑用户的睡眠质量。他们办公室墙上肯定挂着巨幅数据看板,上面实时滚动着日活月活这些指标。听说有个做增长黑客的朋友透露过,这类签到功能能让用户粘性提升百分之好几十呢。 不过话说回来,倒是帮我戒掉了其他软件的签到瘾。以前还得记着在不同平台切换,现在可省心了,反正光伺候这一个就够呛。有时候看着那些弹窗广告都觉得眼晕,现在的算法也太懂人心了,推送的内容总是让你忍不住想继续往下看。 突然想起个事儿,前两天看见个调查报告说,长期沉浸在碎片化奖励系统里的人,注意力持续时间会明显缩短。这个我可有体会,现在看书超过二十分钟就开始走神,总想着会不会错过什么通知提醒。 哎你们发现没有? 现在连外卖软件都在学这招,买会员送红包,签到达成解锁优惠券。整个互联网都快变成大型游戏厅了,各种进度条、等级勋章满天飞。我有回数了数,手机里竟然有六个应用都在搞连续签到,这不是要人命嘛! 话说回来,这种模式确实抓住了人性弱点。明明知道得到的实惠也就块儿八毛八毛的,可就是停不下来。就像我姥姥常说的,占小便宜吃大亏,古人诚不欺我。 最近我开始试着反抗了。特意把签到图标挪到屏幕最后一页,还设置了应用限时。结果你猜怎么着?有好几次我都已经躺床上了,又爬起来解锁手机,就跟中了邪似的。 啧,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去年某知名大学做过实验,证明间歇性随机奖励最能让人上瘾。看来这些平台是把斯金纳箱理论给吃透了啊,每隔几天就给个大点儿的惊喜,吊着你一直坚持下去。 其实最让我纳闷的是设计这些功能的产品经理们。他们自己会用这些功能吗?下班回家会不会也被各种弹窗困扰?还是说人家早就摸透了套路,根本不会被这些小花招迷惑? 说到这儿突然有点儿感慨。现在的生活被切割得太碎了,连好好发呆都成了奢侈。记得小时候能在河边看一下午蚂蚁搬家,现在连看完一部电影都要暂停好几次。 对了,你们有没有类似经历?就是明知道不值得,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我现在最后悔的是当初为啥要碰这个,简直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过往好了想,至少帮我认清了自己经不起诱惑这个事实,也算是个教训吧。 所以说啊,有些羊毛看着诱人,薅起来可真费头发。这不我刚算了下,这半年为了赚那几十块钱,搭进去的时间都够看完两本专业书了。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你们说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