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终于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8日乌军总参谋部宣布,当天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1“亚速”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以北的“多布罗波利耶”地区,击退了俄军坦克装甲部队的一次大规模进攻。这是2个月来乌军取得的首个重大胜利。 其实乌军这次在多布罗波利耶的胜利,看似突然其实早有铺垫,首先得说说打头阵的第 1 “亚速” 军 —— 这支部队早就不是当年被困钢铁厂的孤军了,如今已经从几千人扩编到几万人,成了乌军的 “快速反应救火队”,手里握着德美援助的轻武器,还磨合了北约标准战术,早不是只懂死守的队伍了。 能击退俄军装甲集群,首先得有能打的家底,这支部队被编入乌军主力后,装备和战术都上了台阶,刚好适配这种村落防御战。 再看战场背景,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本就是俄军的 “执念之地”,之前夏季攻势投入 11 万精锐想拿下来,结果不仅没成功,还被乌军反杀过特种部队。 这次俄军又冲着沙霍沃村和弗拉基米罗夫卡村来,投入 29 辆坦克装甲车,看似来势汹汹,实则犯了老毛病 —— 之前 10 月 9 日在同一方向的进攻,刚送掉 3 辆坦克、19 辆装甲车就铩羽而归,这次显然没吸取教训。 更有意思的是,俄军明明试过放弃装甲集群突击,改用轻步兵渗透战术,可到了关键节点还是忍不住摆装甲阵,简直是往乌军擅长的防御网里钻。 乌军能接住攻势,战术上玩得相当灵活。要知道之前欧洲还吐槽乌军把 NLAW 反坦克导弹当 RPG 用,浪费 2.1 万美元一枚的装备,但这次 “亚速” 军显然学聪明了 —— 没搞密集齐射,而是用无人机先盯上俄军坦克的行进路线,等这些铁疙瘩进入村落狭窄路段,再精准打炮塔顶部的薄弱处。 这种打法比之前高效得多,毕竟 NLAW 设计初衷就是干这个的,之前的浪费更像是在摸索实战套路。 而且俄军这次推进太急,补给线拉得老长,刚好给了乌军可乘之机,就像 8 月多布罗皮利亚那场战斗一样,俄军一冒进就被断补给,最后只能挨打,那次光伤亡就达 3185 人,这次显然重蹈了覆辙。 更关键的是,这两个月乌军看似被动,其实在攒力气。9 月乌东战线虽然被俄军推进了不少,库皮扬斯克的乌军甚至要用塑料瓶渡河,但也趁机摸透了俄军的进攻规律 —— 喜欢集中装甲力量打单点突破,却不擅长巩固侧翼。 “亚速” 军这次就在沙霍沃村两侧提前布了伏,等俄军坦克冲进村庄,侧翼的反坦克小组立刻动手,无人机在天上盯着补刀,短短半天就打乱了俄军的进攻节奏。 要知道俄军这 29 辆装甲车里,不少是 T-72 改进型,防护虽比老款强,但遇上北约援助的导弹还是不够看,之前在多布罗皮利亚地区,俄军光装备就丢了 969 件,这次显然也没好到哪去。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亚速” 军的指挥官普罗科彭科是从马里乌波尔打出来的,太懂怎么跟俄军装甲部队周旋。 他没搞硬碰硬,而是让士兵利用村落房屋做掩护,把俄军坦克引到预设的 “杀伤带” 里 —— 这种宽几百米到几公里的区域,无人机和炮火能形成交叉火力,俄军进来就很难全身而退。 之前俄军在卡泽尼托雷茨河沿线就栽过这种跟头,被乌军堵在包围圈里打,这次在两个村子里又掉进了同样的陷阱。 说这是两个月来首个重大胜利,更衬出它的含金量。毕竟 9 月乌军还在多个战线丢阵地,顿涅茨克的多个住民地被俄军夺走,但这次能在俄军重点进攻方向守住,甚至打退进攻,等于给其他战线的乌军提了气。 而且俄军这次投入的是精锐装甲部队,不是之前的动员兵,能击退这样的对手,说明乌军经过调整后,终于把西方援助的武器和自身的实战经验结合起来了 —— 之前北约吐槽培训没用,乌军抱怨训练脱离实际,现在看来双方总算在战场上学明白了,不再是拿着先进武器打苏联式的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