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为了牵制王翦,瞒着不到20岁的华阳公主,将她送给70多岁的

趣史小研究 2025-10-29 16:59:54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为了牵制王翦,瞒着不到20岁的华阳公主,将她送给70多岁的王翦当小妾。华阳公主带领100名漂亮宫女兴致冲冲去迎接王翦时,才被告知:即遇处成婚!华阳公主因此一夜白头。 事情还得从秦国要灭楚国说起。当时,秦国已经灭了好几个国家,就剩下齐国和楚国这俩硬骨头了。尤其是楚国,地大物博,兵强马壮。秦始皇心里急啊,天天开会研究怎么“啃”下来。 他问了两个人。一个是年轻气盛的将军李信。李信拍着胸脯说:“给我20万人,足够了!” 另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将王翦。王翦摸了摸胡子,沉思了半天,说:“非60万大军不可。” 60万?秦始皇一听就皱眉了。当时他自己才35岁,血气方刚,他觉得王翦是不是老了,胆子也小了?反观李信,多有魄力!于是,他大手一挥:“准了!” 给了李信20万人马,让他去打。 结果呢?李信被楚国名将项燕打得落花流水,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李信自己灰溜溜地逃了回来。 这一下,秦始皇的脸被打得生疼。他终于明白,姜还是老的辣。 怎么办?还得去请王翦。 这位“千古一帝”也真是能屈能伸,他二话不说,亲自驾车跑到王翦的老家频阳,当面向王翦道歉:“寡人当初没听您的话,导致李信兵败,是寡人的错。” 王翦呢,也知道火候到了。他答应出山,但条件还是那个:60万大军,一个都不能少。 不仅如此,他还狮子大开口,要求秦始皇赏赐大量的良田、豪宅、美女和金钱。 秦始皇全答应了。但他心里也开始打鼓了。 秦始皇生性多疑,他晚上能睡得着觉吗?他最怕的,就是王翦拿着这60万大军,灭了楚国之后,调转枪头,直接回咸阳“黄袍加身”。这个风险,他必须控制。 怎么控制?光靠赏赐是不够的。他需要一个“人质”,一个能把王翦和自己死死绑在一起的人。 他盯上了自己的女儿,华阳公主。 史料上关于华阳公主的记载极少,我们只知道她是秦始皇的女儿,可能是长女。当时她才十几岁,不到20岁。 秦始皇告诉她:“父皇要你去迎接王翦老将军,替我慰劳他。我还给你准备了100名漂亮的宫女,一起带去。” 华阳公主一听,可能是真信了。她以为是替父皇分忧,高高兴兴地就出发了。 然而,她不知道,秦始皇还下了一道密旨,这道密旨只有执行的将士和王翦知道:“即遇处成婚!” 啥意思?就是在哪儿遇到,就在哪儿结婚。 当华阳公主的车队和王翦的60万大军在荒郊野外相遇时,密旨当众宣读。那一刻,华阳公主才如梦初醒。 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皇家的仪仗。六十万大军当场列阵,围成一座“人城”,在中间搭起一个简陋的锦帷帐篷,这,就是公主的婚房。 她要嫁的,是一个70多岁、年纪比自己父亲还大一倍的老头。而且,按照标题里的说法,给的身份可能都不是正妻,而是“小妾”(尽管公主的身份尊贵,但这场婚姻的实质就是如此不对等和屈辱)。 我们无法想象华阳公主那一刻的绝望。她被自己最亲的父亲,当成了一个稳住老将的“工具”。 那么,王翦这边呢?他娶了公主,成了“皇亲国戚”,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 并没有。王翦的政治智慧,才真正是“人精”级别的。 他刚带着60万大军出发,还没到前线,就开始不断派使者回咸阳。干嘛?要钱、要地、要宅子。 大军开到了潼关,他又一连派了五拨使者回去,还是提各种赏赐要求。 他手下的亲信都看不下去了,悄悄劝他:“将军,您都娶了公主,怎么还这么贪得无厌?万一大王生气了怎么办?” 王翦笑了,说:“你们不懂。大王生性多疑,现在把全国的兵都交给我了,他心里能踏实吗? 我现在拼命地要田要地,表现得像个贪财的土财主,就是为了告诉我那岳父大人:我王翦没什么大志向,我图的就是这点钱财,为了子孙后代。我越是这样,他才越放心我不会造反。”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王翦“以逸待劳”,大破楚军,杀了项燕,灭了楚国。一完成任务,他马上交出兵权,告老还乡,最后得以善终。 王翦是安全落地了。可华阳公主呢? 她成了年轻的寡妇,独自守在频阳的公主府。但她的悲惨命运,还没有结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赵高和胡亥篡权上台。这位新皇帝为了巩固地位,开始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举起屠刀。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中的记载,秦二世在咸阳屠杀了十二个兄弟,在杜县又处死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 那十个被处死的公主,下场极其残忍——“肢解”。 在那个时代,一个守寡的、没有实权的公主,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史学界普遍认为,这位为父亲霸业牺牲了青春和幸福的华阳公主,很可能就在这十位被肢解的公主之中。 她的一生,从被父亲当成“政治筹码”开始,到被弟弟当成“政治威胁”结束。她贵为公主,却连普通人的平安终老都得不到。

0 阅读:1344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