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是房产税制度,这话真是一点没冤枉它! 你以为美国房子是永久产权多诱人?可实际上就是 “买得起房,养不起房”,关键这房产税还不是联邦政府收的,全是郡政府、市政府和学区这些地方机构说了算,分摊比例大概是 1:1:5—— 郡里拿 1 份,市里拿 1 份,学区直接占 5 份。 看着好像是把钱花在教育上,挺合理的? 可对普通家庭来说,管你钱花去哪了,每年掏出去的真金白银才是实打实的压力。 就拿一套普通的独栋房子来说,要是估值几十万美金,按平均税率算,每年光房产税就得交几千甚至上万美金,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大半年的生活费了,一年年下来,就是笔甩不掉的固定开支。 更坑人的是,这税不管你有没有收入,到点就得交,一分都不能少。 美国普通家庭大多是月光族,平时靠着工资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可一旦遇上点变故 —— 比如失业、生病没法上班,或者遇到经济危机收入缩水,房产税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以为政府会网开一面?根本不会! 只要你逾期交不上,地方政府二话不说就启动拍卖程序,不管这房子你住了十年还是二十年,不管你对这房子有多少感情,产权是你的又怎么样?交不起税,就直接给你拍卖抵债,连缓冲的机会都不给。 之前就有新闻说,美国有个老爷子,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就因为退休后养老金不够,加上一场大病花光了积蓄,没能力交房产税,房子直接被郡政府拍卖,七十多岁的人一夜之间成了流浪汉,只能靠捡垃圾过日子。 这种情况在美国可不是个例,太多中产家庭因为一场意外就跌进深渊 —— 本来有房有工作,看着挺体面,可一旦收入断了,房产税就成了绕不开的坎,交不上就被扫地出门,连个落脚点都没有。 说白了,美国这房产税制度就是 “劫贫济富” 的变种,学区拿大头看似为了教育,可最终负担全压在普通购房者身上。 富人住着豪宅,交的房产税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 可普通家庭光是应付日常开支就够吃力了,还要每年挤出一大笔钱交房产税,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 所谓的 “永久产权”,不过是个画饼,本质上就是你每年给地方政府交 “占地费”,交得起就能住,交不起就被赶跑,这跟租房子没区别,还不如租房灵活 —— 至少租房交不起房租还能协商退租,而房产税交不上,直接就把你半辈子的家当拍卖了,连退路都没有。 也难怪美国流浪汉越来越多,这房产税制度就像个筛子,把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普通家庭一个个筛了出去,明明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却让老百姓为这种漏洞买单,最后落得流离失所的下场。 对比咱们中国,买房后基本没有这种每年固定的大额税费压力,住得踏实安稳,这才是真真切切的民生保障 ——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被每年的房产税逼得流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