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号最终还是走了,根本不敢在原地逗留打捞坠海的战斗机。 美当地时间28号福克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9 13:49:58

尼米兹号最终还是走了,根本不敢在原地逗留打捞坠海的战斗机。 美当地时间28号福克斯新闻网等媒体综合报道称。 26号美国尼米兹航母两架战斗机先后坠海之后,目前该航母没有逗留正掉头返回美国华盛顿州。   根据美军太平洋舰队发的消息,26号下午2点45分左右,尼米兹号上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执行常规任务时,突然一头扎进南海,好在三名机组人员都被救了上来。   可舰上的人还没缓过神,才过了半小时,下午3点15分,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起飞时又步了后尘,两名飞行员赶紧弹射才捡回一条命。一天之内连摔两架,间隔还不到一小时,这在美军航母部署史上,都算是少见的惊险场面。   按常理说,战机掉海里,就算不马上捞,至少也得圈个警戒区,标好掉下去的位置,再调专业打捞队过来——毕竟残骸里就算没什么核心机密,也是查事故原因的关键证据。   可尼米兹号偏不按规矩来,事故刚过两天就急着掉头往回跑,连最基本的现场处理都没顾上。这哪是“海上霸主”的派头,分明是没底气,慌慌张张跑路。   尼米兹号敢这么不管不顾地跑,说白了就是自身的毛病藏不住了,再在南海硬撑只会更丢人。作为美国海军现役最老的航母,它1975年就服役了,至今已经扛了整整五十年,早就是超期服役的“老骨头”了。   之前就多次爆出设备老化的问题:2021年刚修完出海,就发现核动力装置有“轻微材料缺陷”,没办法只能紧急开回港口;2022年又因为饮用水系统被污染,训练都被迫中断。   这还只是摆到明面上的问题,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说得更直接:这船不少战斗系统的备件早就没地方买了,维护人员只能到处找二手货凑数。这样一艘老船,在海上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出大岔子的风险。   更要命的是,尼米兹号这次是硬顶上去的最后一次部署——从3月中旬从本土出发到现在,已经在海上漂了七个月,舰上的人早就熬得筋疲力尽了。   军事专家张军社就戳破了这点:美军长期在南海搞高强度部署,兵力本来就紧张,人员更是累得不行,出事故的概率能不往上蹿吗?而且五角大楼自己的报告也承认,海军飞行员平均每年飞行时长才130小时左右,远低于200小时的标准。   训练不够,设备又老,连摔两架战机其实一点都不意外。这种情况下要是还在南海耗着,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三架掉下来?到时候美军的脸就彻底丢光了。   除了自己扛不住,南海的打捞难度和中美这边的局势变化,更让尼米兹号不敢多待。这次摔机的地方在南海南部,平均水深有2000米,海底全是山疙瘩和深沟,就算能确定海面掉下去的位置,要找到沉在海底的残骸,比大海捞针还难。   更坑的是,尼米兹号编队里压根没有深海打捞的设备,真要捞,还得从日本或者本土调工程船过来,前前后后至少要半个多月。这期间航母就得在原地“蹲守”,等于把自己的软肋明晃晃亮在那。   更让美军坐不住的是,现在的南海早就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地方了。中方外交部27号就主动表态,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愿意给美军打捞提供必要帮助。   这话听着客气,其实正好戳中了美军的痛处——2022年卡尔·文森号摔了F-35C的时候,中方还懒得搭理,说“没兴趣”;现在主动提出帮忙,底气就来自中国海军的实力提升。   如今南海有山东舰、福建舰镇场,歼-15T、歼-35舰载机再加上空警-600预警机,美军航母在这早就没了往日的优势。   美军自己也清楚,就算不接受中方帮忙,真要捞残骸还得用中国设计制造的打捞船——2022年捞F-35C就是这么办的。这种“离了中国不行”的现实,让美军压根没底气在南海硬耗着。   这么一撤,不光让尼米兹号这最后一次部署落得个尴尬收场,更把美军在南海的霸权牛皮给戳破了。要知道它本来想以“王者姿态”谢幕,结果却以连摔两架战机、慌慌张张返航收尾。   更麻烦的是残骸打捞这堆烂事:美军要是硬着头皮自己搞,要么耗上一两个月,把实力短板全暴露出来;要么就得放下身段求中方帮忙,等于承认在南海“不如人”。   可要是不管不顾,既没法给国内交代,更没法跟那些指望美军“撑腰”的盟友交代——连自家战机都不敢捞就跑,这样的“靠山”,谁还敢信啊?   其实尼米兹号这么狼狈地收场,早有预兆。这些年美军总想着靠航母在南海刷脸装老大,搞所谓的“自由航行”,可高强度的部署早就把装备和人都快扛不住了。   尼米兹号的核反应堆本来就到了50年的设计寿命,就因为福特级航母顶不上来,才被迫延期服役。这次带着一身毛病闯南海,不出事才怪。而中方从当年的“没兴趣”到现在的“愿意帮忙”,态度变化的背后,其实是南海的主动权,早就不在美军那了。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