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星舰一旦成功,将彻底终结中国卫星发射海外订单。星舰成功意味着什么?会对中国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9 21:23:41

外媒:星舰一旦成功,将彻底终结中国卫星发射海外订单。星舰成功意味着什么?会对中国海外卫星发射订单产生多大影响? 但真要仔细琢磨就知道,星舰成功确实会搅动商业航天市场,可要说这就能“彻底终结”中国的海外订单,那显然是没搞懂中国航天的底气在哪,也把国际商业竞争想得太简单了。   平心而论,星舰要是真能稳定达到设计目标,那确实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次大突破,这点没必要否认。   它的核心优势确实突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宣称能达150吨,是我国现役最强的长征五号的3倍还多,就算打个折扣,也比现在主流火箭能装得多。   可重复使用的程度也比之前高,Space X之前的猎鹰9号只能回收一子级,星舰则是按全箭可重复设计的,马斯克说成本能降到每公斤几百美元,这跟长征火箭目前每公斤一万美元左右的成本比,确实有量级上的优势;而且用途还广,不光能发卫星,还能兼顾载人登月、火星探测这些任务,这种多面手属性确实能吸引不少客户。   要是星舰真能成熟运营起来,对整个商业航天行业的影响肯定小不了。最直接的就是会拉低全球卫星发射的整体成本,以前因为发射太贵不敢碰的大型低轨星座、重型深空探测卫星项目,可能都会密集启动,整个市场的盘子会被做大。   而且它会逼着全球航天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不管是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还是欧洲、俄罗斯的航天机构,都得赶紧推进可重复使用技术,不然很可能被市场甩开。   从这个角度看,星舰成功算是行业的“催化剂”,会让商业航天的竞争更激烈,但竞争激烈不代表谁能直接把谁“干倒”,尤其是对中国航天来说。   说星舰能“彻底终结”中国的海外订单,首先就是低估了中国航天几十年攒下的硬实力。中国航天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靠低价抢市场,而是实打实的可靠性和稳定的交付能力。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发射超过500次,成功率稳定在99%以上,这份可靠性在全球主流运载火箭里都排得上号。商业客户选发射服务商,最看重的从来不是“最便宜”,而是“最稳妥”——一颗卫星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要是因为火箭问题掉下来,损失可比发射费大多了。   这些年中国航天拿的海外订单,从给巴基斯坦发射的“巴布尔”卫星,到为巴西打造的“亚马孙”卫星,再到中东、非洲国家的通信卫星项目,靠的都是这种“指哪打哪”的可靠性,还有全程周到的技术服务,这些可不是星舰靠“低成本”就能随便替代的。   更关键的是,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从来不是“谁便宜谁赢”这么简单,政治因素、服务灵活性、产业链配合这些都是重要筹码,而这些恰好是中国航天的优势。   美国对航天技术出口管得严,跟Space X合作,客户往往要过美国的“政治审查”这一关,不少发展中国家或者跟美国关系一般的国家,根本不想把自己的太空项目绑在美国的政治战车上。   中国航天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合作从来不附加政治条件,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务,对很多客户来说,这比便宜几千美元更重要。   而且中国航天也不是等着被超越,在可重复使用技术上早就开始布局,甚至已经有了实际进展。   民营航天里,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已经做完静态点火试验,这型火箭用了跟星舰类似的不锈钢箭体和液氧甲烷发动机,设计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到21.3吨,虽然跟星舰没法比,但满足大部分商业卫星的发射需求绰绰有余,成本还能降到每公斤3000美元以下。   还有星河动力这家民营企业,已经给27家客户发射了85颗卫星,成功率做到了行业第一,最近还启动了IPO辅导,拿到资本支持后,技术升级只会更快。   国家队也没闲着,长征八号的改进型可重复使用火箭正在研发,加上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经投入使用,未来中国航天的发射成本还能再降,服务能力只会更强。   退一步说,商业航天市场本身就在不断扩大,不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的零和博弈。根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球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规模会突破3000亿美元,低轨星座、深空探测、甚至太空旅游这些新需求都会冒出来。   可星舰再厉害,也吃不下整个市场——它的运载能力太大,很多小卫星客户根本用不上,反而会选长征六号、捷龙一号这些中小型火箭,毕竟“杀鸡不用牛刀”,小火箭发射更灵活、交付也更快。   就像现在的货运市场,大货车再多,也替代不了小面包车的作用。中国航天早就形成了“大中小火箭全覆盖”的发射体系,从几公斤的微小卫星到几十吨的重型卫星,都有对应的火箭型号,这种灵活性是星舰短期内比不了的。   其实外媒这套“星舰终结中国订单”的论调,要么是压根不了解中国航天的实际情况,要么就是故意制造“技术焦虑”。   星舰成功确实会让中国航天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只会逼着中国航天跑得更快,不管是可重复使用技术的突破,还是商业服务的优化,都会在竞争里加速升级。  

1 阅读:715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20
2025-10-30 06:37

狗屁不通乱七八糟的小作文

一阵风

一阵风

9
2025-10-30 07:37

马斯克确实牛B,一个私营企业能跟全世界航天大国竞争

用户10xxx87 回复 10-30 19:55
空叉就是NASA的换皮包公司,马斯克懂个屁,他就是个前台演员,工作就是把NASA举国体制积累的技术说成他“个人奋斗”出来的,忽悠。空叉拿的是NASA的巨资,用的是NASA的原班人马,使的是国防部的基地、设施

行者 回复 10-30 16:58
没搞清楚里面复杂的关系,懂点皮毛就出来发表观点。

浪淘沙

浪淘沙

7
2025-10-30 08:02

中国海外卫星发射市场早就清零了。

用户18xxx16 回复 10-30 08:54
多造航母 多造航母,一切都会变好

浪淘沙 回复 用户18xxx16 10-30 17:04
造航母并不能改变意识形态冲突。而且中国与美国的差别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美国是白种人为主。中国是汉族人为主,你少数民族加在一起也大部分是黄种人。这就是种族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差别。美国信基督教。中国信道教佛教等,基督教徒比较少,还有更多的人不信教。就算是白人里面,安格鲁萨克逊人和其他的白人,他们之间也是有界限的。历史不同,文化不同。所有这些差别导致了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冲突。绝对不是几艘航空母舰可以改变的。

白猫米老鼠

白猫米老鼠

5
2025-10-30 10:18

航空航天,开拓宇宙,仅仅靠一个国家的资源人力是很难的,要持之以恒的投入,钱多的时候多投一些,钱少的时候少投一些,或者踩着别人的脚步前进,持之以恒的前进

暴晒后的雪人

暴晒后的雪人

4
2025-10-30 11:36

我也能说,南天门计划一旦成功,意味着什么。

行者

行者

4
2025-10-30 17:00

这哥们和国内一加手机长很像,善于宣传。把美国航天发展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变成了自己的创新成果,把自己塑造成了英雄人物。

用户10xxx53

用户10xxx53

4
2025-10-30 18:36

NASA在美国政府的效率下已经无法跟上中国的发展进度了,只能和sp合作,将技术开放给sp,但在美国的体制下,航天被中国超是迟早的事,因为中国的成本比他们低太多了,你觉得马斯克的成本低,但是有没有考虑美国政治的效率呢,一句安全就让你火箭几个月不能发射[开怀大笑]

新队 回复 10-30 20:48
你厉害,睁眼说瞎话水平真高

孤独剑

孤独剑

3
2025-10-30 12:53

要做成白菜价?地球人都知道,我们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暴晒后的雪人

暴晒后的雪人

3
2025-10-30 11:32

先成功了再说,别像印度一样,等30年都成功不了。

用户17xxx56

用户17xxx56

2
2025-10-30 14:08

多少年了,还在吹这个没头没尾的骗钱项目。材料技术还没达到那个高度,等个十年八年,大家自然都能行了……就像当年开始研究电动车那样,胎死腹中是必然的。

吴双喆

吴双喆

2
2025-10-30 09:21

绝对不可能!美国生产的东西不是天价就阿弥陀佛了。再说让谁发射卫星不光是价格问题,还会考虑政治。

舒逸飞

舒逸飞

2
2025-10-30 17:21

这标题不严谨。 就如同F16,F35。很多国家不会买,也买不到。

UFO

UFO

1
2025-10-30 10:03

成功了吗?

朱咩戳

朱咩戳

1
2025-10-30 10:31

讲成本,能跟中国比吗?[滑稽笑]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1
2025-10-30 08:53

还没有成功呢,等他成功了再说吧

虎虎虎

虎虎虎

1
2025-10-30 14:17

星链是近地轨道

君莫笑

君莫笑

1
2025-10-30 05:12

你把星舰考虑简单了。这玩意儿能把地面无法组装的天体比如空天堡垒的模块组件送上太空组装,无重力环境下,能够轻松完成很多地面无法实现的事情。高悬太空的空天堡垒,其战略威慑力,你懂的。

韭菜炒大葱

韭菜炒大葱

1
2025-10-30 11:36

只要放开民营航天市场,绝对能把中国星舰做成白菜价,看看现在的特斯拉车都不玩了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2025-10-30 11:51

星舰搞了那么多年,射了好多次,我还以为早就成功了呢。像我们长五,第二发失败,归零后第三发成功,之后就进入常态,发发成功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